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成人疾病的治疗过程(2)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课后问答:

  1.小马问:有慢性咽炎和鼻炎,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咳得不爽,感冒了咳嗽比较严重。

  答:慢性咽炎和慢性鼻炎也属于痰浊瘀结,或者痰瘀互结的一种情况,大多伴有中土不运,肝气郁,肾气虚。我讲小孩慢性鼻炎的时候谈过这个问题,大人和小孩的病道理上是类似的,可以参考小孩慢性鼻炎那个治疗思路,药量可以大一些。

  2.有朋友问门诊的问题,如果已经预约了,能约上肯定可以看上,因为我不在的时候诊所是不会给你预约的。

  3.云中鹤问:爱人查出患有甲亢。

  答:甲亢以后讲吧,简单来说就是肝郁,肾气不藏这么一个象,主要还是要疏肝,补肾,大概是这么一个思路,当然可能有痰浊在里面。

  4.沉香问:皂角是用外面的皮吗?

  答:皂角用大皂角比较好,猪牙皂也可以用,用的时候最好炒过,不方便可以用微波炉烤一下,一般的微波加热,大概不到一分钟,四五十秒。闻到有点香味出来就可以了,别烤糊了,烤一下药性柔和一些,煎的时候药气容易出来。皂角主要用皂角的肉,入煎剂没必要把皮和籽去了,起作用的是皮和籽之间的很少的那部分的皂角肉。比如我们用0.5克的皂角,真正的皂角肉可能只有0.1克,0.2克,那就足够了,单纯用皂角籽有没有作用呢?也有,但是就差一些,主要是皂角肉的作用。

  5.易水寒问:尿潜血,木气盗泻,遗精如何治疗?

  答:这个是木郁肾虚的症状,疏肝补肾,大概是这么一个思路,具体的疾病以后我们有机会再慢慢讲。

  6.净意问:请问老师呵欠后有寒涕沁入口腔脑袋的浆糊状马上缓解是怎么回事

  答:寒的清涕流出来之后脑袋就清醒了一些,可能是浊气去,正气通这么个意思。

  7.快乐养生问:脸上油多,是正气虚吗?

  答:凡病都有正气虚的一面,油性皮肤应该是肝郁痰浊的情况可能多见一些,也是一种郁滞,正气不能收藏,往外宣散的一个象。

  8.孝娥问:治病扶助正气还是祛邪气,要看正气虚弱的程度怎么判断?如果正气不行,化了痰还会再生出来。

  答:这个说得很好,治病一定要以正气为根本,虽然我们讲先祛邪再扶正,但是袪邪选峻猛还是柔缓的药,药量多少,都要根据正气的强弱来定。正气足,祛邪药就可以猛一些,量可以重一些;正气偏虚的,药量可以小一些,缓和一些。原则是祛邪不能伤正。否则的话,祛邪的药用得过重,伤了正气,确实是化了痰,痰可能还会生出来,这是一个火候的问题。需要大家在临床上慢慢体会,如果说你单纯去扶助正气,不去祛邪的话,正气也扶不起来,这是辩证地看问题。

  9.去相存象说:附子干姜伤了精还要用大量干姜是什么道理?

  答: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刚才提到一个案例,一个小伙子伤精比较厉害,给他用了大量的甘草干姜汤,大家注意,我说的是甘草干姜汤,就是甘草要比干姜的量多。如果甘草多,干姜少,就是温固的,温通而固守,是偏于固守,不是偏散的。只用干姜附子是偏散的,就把精气给散掉了。干姜甘草汤,干姜多的时候是温运中焦的,甘草多的时候是温固中焦的,不一样的,是两个相反的方向。

  所以说,治病就是用药物这种搭配来形成一种药势,或散或守,只要灵活地搭配,同样的药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所以他用干姜伤了精,我还用干姜给他治好,原因在于我用了大量的甘草,佐治干姜的温散之性,让他完全固守,不再外散,只是用干姜的温运之力,让一气温固,有周流的力量。比如说我甘草用50克,干姜可能只用30克,就是这个道理。

  10.仲景传人问:如何结合脉象以及症状判断病人正气以及邪气的局面?

  答:我主要是凭脉象来判断邪正的对比,症状只作为参考。一般来讲,只要脉气还能够接续,稍微有一种绷紧,往外出的力量,就说明正气还可以;如果脉气断断续续,不够饱满,力量不大,或者脉气整个飘在外面,阴已经没了,或者脉气很不稳定,忐忑不安晃动的感觉,有的病人会有这种脉,脉在里面晃荡一样。坐不住那种感觉,这都是气虚得比较厉害,难以固守,气虚欲散。这种情况就是虚得比较厉害,一般就要考虑先固守。

  11.杏林小学徒:痰浊如果不在脾胃,而在经络或者在其它脏腑,在舌象上还能反应出来吗?治疗脏腑之痰和经络之痰用药有什么不同?

  答:痰浊不管在哪儿,舌象应该都可以反映出来,不过脾胃的痰浊反映得更直接,其它脏腑或者经络的痰浊,反应得不太明显,但是也能看出来。全身一气都来源于中土脾胃,所以任何地方有痰浊,都会在中土脾胃上有反映,会表现在舌苔上。看舌苔,不光看舌苔的厚腻,也看它的神气。你看着这个舌苔,这股儿神气很清透很清爽,那么这就是气比较清,痰浊不多。如果舌苔的色泽、质地,看着有点模糊、浊腻、不爽快,神气不清透,这就是内部有痰浊。哪怕这个舌苔很少、很薄,看着好像没什么浊苔,只要有这种浊腻的感觉,就可以断定他里面有痰浊,他可能脾胃痰浊不多。

  脏腑之痰和经络之痰用药也没什么不同,任何地方的痰浊,都可以用温化的办法去治疗。痰浊无非就是粘滞不行,不管在哪儿,都是不走,你就得用通达辛散的药物。一气周流无处不到,哪儿的痰都可以治到。当然不同的药,通达之性可能有区别,所以古人也说,哪儿的痰用什么药,比如白芥子,专治皮里膜外之痰。实际上白芥子,只要是寒湿的黏痰都治,在哪儿都可以治。

  一气周流,通行十二经,药气是跟着一气在走,也是通行十二经的。不管痰在哪儿,都可以用化痰的药,都可以治到。而且痰化解之后,肯定都会归入六腑,入于土气,通过肠道排出来。

  12.吕克:有个10岁的小女孩,每次感冒就输液,现在基本不出汗,而且最近出湿疹,奇痒,晚上不能睡觉。请问老师如何治疗,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吗?

  答:小孩湿疹我讲过了,可以参考一下我讲的内容。不一定麻黄附子细辛汤,路子大概也对,但有点过于峻猛,有更柔和更稳妥的办法。

  13.岁寒三友:因肾结石导致肾积水,五年前双肾行手术取石后,症状缓解,后因手术右肾粘连,多次手术处理,现右肾功能基本消失,左肾做ECT(同位素)现实肾小球滤过率只有50%,目前患者有时腰困,尿常规白细胞3+,红细胞2+,肾功肌酐123,尿素氮9,目前可能建议摘除右肾,左肾也有积水,请问老师术后如何入手来调治左肾?谢谢老师!

  答:手术这种创伤,引起粘连之后,也是一种比较黏缠的郁结,相对来说不太好处理。我在《临证辩象》里已经讲过肾病怎么治了,都是温运疏通,然后化痰补肾并重,这样的思路,也要看中土的情况怎样。

  我为什么不在网上看病呢,就是因为这个四诊,很难说清楚的,还是当面诊治四诊合参比较可靠一些。

  14.天行健:转发个同学的问题:月经先后无定期,胃里经常闷痛,有很多中焦的症状是怎么回事?

  答:凡是月经出现问题的,必然是肝气郁,肝气不通畅。或兼有中焦的问题,可能是土木不和这种情况多见一些。治疗时候或者先调中土或者先疏肝气,要看具体的情况,土木调和之后呢,可以根据情况再补补肾。

  15.问:小孩1周半,近半月来,时不时的发烧,医生说嗓子发炎引起,用消炎退烧西药效果不佳,请问是什么原因,该怎么治疗?

  答:这种小孩的经常性发烧,嗓子发炎在中医来讲就是相火不降啊,大部分是中土的问题,脾胃差,相火降不下来,可以用温运中焦的药试一试。运一运中焦,相火自己降下来,可能就不再发烧了。

  15.鹿慕溪水:长期扁桃体肿大怎么个治疗思路?

  答:长期扁桃体肿大,跟咽炎鼻炎是类似的,就是病气郁结在上时间久了而已。

  16.铛铛:老师,男,28岁,夏天特别爱出汗,比一般人出的厉害,不是气虚的那种,好像是湿热体质。

  答:临床上出汗的人,一种是比较虚,自己守不住了出汗,自汗或者盗汗。还有一种,是气郁引起的,比方说湿热啊痰湿内蕴化热了,或者痰浊内瘀,一气不能内收了,郁在里面就会外散,稍微一动就会出很多汗,尤其是比较胖的。这种情况也有虚的因素,但主要表现为痰浊或者湿热的这种郁结,这种出汗,不能用单纯往里收的方法,一定要温化痰浊,或者是流通里面的湿热,用祛邪的办法,让一气有下降收藏的回路,让它能回来,这个汗就不出了。

  17.仲景传人:老师治疗过温病的病例吗?

  答:所谓温病,我理解是不是经常说的那种,流感啊或者是没有受寒、单纯发烧的这种病?说实话我不会刻意去区分是伤寒还是温病,是风寒还是风热,我只根据他的脉象和病症,从一气周流全局来看,看是不能升达发散还是不能敛降收藏,主要是调这个升发收藏,不去管他是什么病。可能有些是温病,治过了也没有注意是不是温病。道理上讲,所有的病应该用同一个医理都可以治好,并不是说温病用一气周流的理论就不能治了,肯定不是这样的。

  18.镇江中医爱好者:老师,我7月4日,咯血了,后来挂水到现在,现在我胸口疼痛,应该是有瘀血吧?

  答:一般挂水消炎药较多,消炎药都偏凉,偏凉的药容易留瘀、容易留邪气。胸口疼估计是有瘀血,可以适当吃点云南白药,去去瘀血。一般术后的患者,我都建议少量的吃一段时间的云南白药去去瘀血,不要留病根。

  19.好学不倦:老师能否给一个不用节食就能减肥的中药方?

  答:这个简单,温运中焦的方子都能让你不节食也能减肥,方子我们以前讲过很多了,你随便找一个就能管用,都能减肥。

  20.杏林菜鸟:脾湿热、有口气,也属于脾虚的范畴吧?也能用甘草干姜汤吗?不会更热吗?干姜能到20-30克吗?

  答:有口气,肯定中焦浊气比较多,我建议先运中化痰,祛邪气。单纯用甘草干姜汤,这是扶正气,可以先用化痰的药,或者甘草干姜汤配合着化痰的药,简单一点,喝点鲜竹沥就可以了,这样可能比较好。邪气重的时候,不要用大量的强行辛温通散的药,有的人就是大量的用附子干姜,不管里面的邪气,结果邪气没去掉,反而是这种强行的通散把正气给伤了,会产生新的疾病。

  21.望远镜:宝宝四个月时患婴儿痉挛症,吃了六个月西药,五个月中药,现在停药已有半年多,现在21个月,发育情况尚可,走路不太稳,话比较多,吃饭大便正常,就有时刚入睡时会哭醒,睡觉有时眼睛微睁,我按摩八天休息三天,这样可以吗?宝宝问题大吗?

  答:小孩刚入睡的时候会哭醒,就是阳气不容易入内,应该里面有郁结,睡觉露睛可能是有肝郁。小孩子一般顽固的郁结比较少见,用按摩或者简单的药物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个孩子我估计是有肝郁的情况,你可以用点疏肝的药,或者按摩时着重舒达肝气,可以试一下。

  22.图图:老师,我年初的时候肺炎,后来挂水好了,但是喉咙一直有痰,不多但是一直消不掉,也不咳,是什么原因呢,要怎么治疗呢?

  答:这是用抗生素较多,寒凉伤阳引起的陈痰留在肺里一直没有去掉,喉咙有痰就是内里有陈痰。可以用温化寒痰的办法,干姜半夏这两味药,也可以用点其他的药,温运一下慢慢应该就好了。

  23.小芳:请老师讲讲脚气怎么除根?

  答:脚气应该是湿浊在局部的一种瘀积。肯定有肾虚和中土不运的底子,要不然很难产生湿气。治标可以用外用药,燥湿的药如黄连、黄柏、苍术、甘草这样的。去根儿的话,还是要运中补肾,凡是脚气本质上都是肾虚的体质。

  24.虾米神仙:左后腰附近起了一片小的疙瘩,肉色的,痒,一碰却很疼的,该怎么治疗?

  答:这个我也搞不清,你可以就近找个大夫先检查一下。

  25.镇江中医爱好者:用桑白皮10地骨皮10杏仁薏苡仁10炒黄芩10炒山栀子10丹皮丹襂各10g旋复花10桃仁10茜草10g侧柏叶10黛蛤散10藕节碳10炮姜5白术10纸壳5艾叶10老师你看这个药方能治疗我的咯血疼痛吗?

  答:从咯血症状来讲这个方子也还可以,是不是符合病情不好说,因为不知道正气虚实情况,整个方子我感觉偏寒了,中土能不能承受住还不好说。里面用是 10克栀子,栀子是很凉的药,如果中土比较差的话,尽量少用栀子,当然炒焦了问题不大,但稍微炒的话,还是比较凉的,你可以试一下。

  26.牡蛎:小孩口吃怎么回事?请解释一下。

  答:小孩口吃我还没有治过,没有经验,从这个象上来讲,言为心声,口吃应该是心气不能外达,应该还是有肝郁的问题,是否土木不和?运中调肝是不是能有效,我没治过,这个思路可以供参考。

  27.兰儿:老师,若体内有郁结,服用运中焦的药,会有什么效果?

  答:体内郁结如果不重的话,运中焦还是有效果的,你要是体内郁结很重的话,你中焦都转不动了,你单纯去运的话,恐怕效果也不好,还是要先去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