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果要是浑身疼,但没有麻黄汤症状,我以前全身不疼痛,但就是不出汗,就是无汗。
(郭老)我们治的并不是哪一个病毒,我们治的是病,它要是没病它不会出这些症状,它不会发热恶寒,发热恶寒我们并没看见那个病毒。我们是说在经验当中,我们看到了凡是病毒性的感染,都有这种症状,你看感冒有,麻疹有,脑炎有,还有许多的病毒性的,都是一回事。要不身疼不是病毒性的。
你问的这个,我给你加上一句:你别怕那个麻黄汤,我下头就要说,方剂都是变化的,你可以少用麻黄,你千万不要用42克麻黄, 我说你用麻黄最多,你要是开头用,要对它有一个认识过程,10克做两次吃,能出汗就好病。咱们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做学问。
我要是用麻黄,我用100克也没事,那我就不实在了。我今天告诉你,你用10克分两次吃,一次的量是5克,能出汗它就好病,明白不?不要去追求那一个,你追求不得。
18:00我听说有人附子用100克或者50克,我说我不愿意评价这个,做人不实在,做学问也不实在。用的着吗?用10克,最多15克附子,问题解决了,干嘛那么一斤一斤的用啊?这叫哗众取宠,那是一个大广告,有用吗?我看着你使100克附子,你要不死才怪呢。
对于他用量的问题,你也不要看硬看,你也可以少用,他汉代张仲景用多少,不是你就非用多少。你要知道大匠诲以规矩,他教给我们的是规矩,记住是规矩。
比方说我们故宫,谁建的,这个图纸是谁画的,谁建设的这个东西,我不知道是谁,好象有人说是姓雷的,叫雷什么,世代是匠作,世代做这个工程师。谁教给他做这个工程,他师傅没教给他。
他师傅教给的是什么,一个墨斗,一个直线,一个弯尺,一个画圆的,就学会了这么三样东西。一个工程,做一百个变化,一千个变化,尽在其中。所以我们要学的今天,我们要看到的是规矩,不是一个模子。你得蜕皮吧。
刚才我给那一位朋友说麻黄你也可以少用,不要用42克,这其中任何一个都是一样。你可以量人用药。量人是量病和量人体,个大的强壮的用药要多,少了不行;廋小体弱的用量要少,多了不好。
22:00不行是什么?治不了病。不好是什么?治了病了感觉不舒服。大家谁有问题?
(学生)郭老,从脉象上,对脉没有感觉,只从发热恶寒排异的现象上看,就是舍脉,从症状上(判断)可以吗?
(郭老)这个可以,在这几个病上可以,有一些个特殊的病不可以,咱们学的这几个病,我说这几个病可以,这几个病舍去了脉,我说舍去了七分之一多一点,完全能治好病。
听明白没有,有的舍症从脉,有的是舍脉从症,这个不一样。有的脉特别重要,要不懂非出毛病不行。可是这一生你不一定能遇到这个几次。
(学生)发热恶寒无汗的这个,这个全身的疼痛是在发热恶寒的同时出现还是在以后出现?
(郭老)同时出现。以后再出现没意义了。
(学生)我有一次就是这种症状,一点汗都没有,喝热水都不出汗,当时的状况是无汗的症状,全身没有疼痛,过了两三天才开始出现全身疼痛。
(郭老)你那时候就不烧了对不对?
(学生)对,我以为好了呢,结果……
(郭老)我给你分析这个病例大家听听,开头这个感冒该出汗,并不是病毒性的,它没出汗,你是用别的方法退了烧了,对不对?你认为是好了,其实你的病没好。只是你该排出来的致病物质没排出来,留下了后遗症,全身疼痛。
遇到这个问题,我说给你,体温正常了,我好了,我就是身上疼了,你没好。你病情变化了,给你留下了身疼的后遗症。你要不去治好了,一年两年也止不了疼,也许还没完,疼起来没完。你要说我那回,我这是月子里落下的吧,浑身疼,好多年了。
其实你只是感冒,你觉得退了烧了,好了,其实留下了后遗症。遇到这个情况怎么办?桂枝汤,还出汗,用桂枝汤再出汗,不必加麻黄,就出汗了,吃了桂枝汤以后。喝点热粥,出一点汗,你的身上就不疼了,就不留下这个病了,永远也没有了。
有这个情况,这很常见。常见,出了汗了。这是多学了一招治后遗症,感冒留下的身疼的后遗症,用桂枝汤。谁还有问题?
27:00(学生)有些人在感冒以后会喘,会咳嗽,这种情况怎么判断是肺炎还是一般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