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病的病理趋势是阳虚表寒。由于体表功能衰弱不能抗邪出表,也就是不能以高亢的功能活动用增强代谢来排除病理物质,而精气反为邪所夺。正邪之间的斗争,正气处于劣势。祖国医学以机能衰退为阳虚,以代谢减低为寒,病理反应在体表,所以少阴病势为阳虚表寒。在治疗上,因其病理趋势而鼓舞循环功能,增进体表组织的血循环量,以提高体表的抗病能力。从根本上转化正邪的矛盾关系,即是使正气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此即所谓助阳温经法。
《伤寒论·少阴篇》的内容,以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的辩证观点来看,有五种内容:一是少阴病理过程,二是少阴与太阴合并过程,三是少阴病中的继发性杂病,四是别派医家的言论,五是他经文字误入少阴篇。在本篇中皆予指出并依六经界说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