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郭生白方药论

郭生白方药论

本书由外源性疾病方论、内源性疾病方论、中药九论、中药药解、中药故事、三十张方天下太平构成,内容简洁清晰;本书整理者“述而不作”,书中文字均为郭老原话的整合

一针疗法(高树中)

一针疗法(高树中)

近年来,我经常告诫自己并多次公开宣称:60 岁之前不再写书了。但是今天,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又使我重新坐在了电脑前,提前 16 年开始了本书的撰写。我之所以如此告诫自己,主要原

经方应用(王琦等编著;1981 年版)

经方应用(王琦等编著;1981 年版)

自序光阴荏苒,岁月倥偬,蓦地已逾花甲之年。日间临证,闲暇读书,践行伤寒经方之学,倏忽也越三十七载。临诊看病,以症为凭,辨证论治,不为现代医学血压、血糖等检验指标所囿,坚持以传统诊

中医经方临床入门

中医经方临床入门

我从中年学医,本欲学到能辨别醋与酱油之不同的一点中医常识。不料购得一本《新编中医入门》(1971年,甘肃人民出版社)竟使我手不能释卷。此后,又在山东省图书馆里借阅了历代中医名家著作,当我读过陆渊雷先生(1894-1955)的《伤寒论今释》后,耳目一新,精神一震,使人感到惊奇,我国竟有如此好书。该书是1930年初版,是陆先生在上海三所中医院校的讲稿。书中用近代科学理论对祖国传统中医学进行了注释。我为我国中医专家向世界医学作出的这一重大贡献而倍感自豪。我外甥的曾祖父,住在山东阳谷县农村也曾购买到陆先生的两本著作《伤寒论今释》和《金匮要略今释》,可见陆先生对全国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了。

温病条辨(〔清〕吴瑭撰;杨进点评)

温病条辨(〔清〕吴瑭撰;杨进点评)

《温病条辨》是清代医学家吴瑭(号鞠通)所著,约成书于 1798 年,最早刊行于 1813 年。该书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构建了温病学说体系,是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著作,也是当今“四大经典”之一。

张庆军验案精要(张智杰 张庆军)

张庆军验案精要(张智杰 张庆军)

我的父亲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我从小就见证过父亲通过一个小小的药包帮助很多患者解决了病痛,深感中医之奇妙,这在我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中医的种子,它慢慢发芽,最

伤寒践行录(张志刚)

伤寒践行录(张志刚)

张志刚中医师,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自幼研读中医经典著作,遵从中医理论,临床水平颇高,特别是对张仲景之学体会更为深刻,曾著有《伤寒三字经》一书,已由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可见他学习中医名著之精深。

他是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会员,并被聘为《陕西中医药研究》杂志编委,参与撰写《当代医家论经方》一书,还担任“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编委,参与了该书的编辑工作,还曾在《陕西中医》、《陕西中医学院学报》、《河南中医》等医学杂志发表有影响的论文多篇。

伤寒论十四讲(刘渡舟)

伤寒论十四讲(刘渡舟)

我编写的这本小册子,专题讲述了《伤寒论》里的十四个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它的系统性和彼此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一讲阐述了《伤寒论》的历史沿革和对六经辨

曹颖甫 金匮发微

曹颖甫 金匮发微

本书为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经方大家曹颖甫对《金匮要略》精蕴和原委的探索之作。曹氏将仲景医理、医方实践发挥后,加以详注。全书融会了曹氏数十年临床经验,书中注释各

朱木通医案集

朱木通医案集

朱木通又名朱芾亭(1904-1977),号虚秋,台湾嘉义人,出身金饰业家庭。
朱木通先生是纯粹的中国文人。先生的次女朱佩兰女士是这样形容父亲的:“我的父亲是个自视颇高的人,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