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学习六气解呢,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更进一步,更深一步来了解五行在人体上存在的一些更现实、更细致的表现方式。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人有十二经络,有三阴三阳。伤寒有六经。我们用《四圣心源》的土枢四象,用五行,用规律为五的办法,来去研究它,学习它,仍然是有效的。仍然不会出错。道理在哪呢?道理就在于六气从属于五行,六是五的一种特殊规律,六是五在地球上的一种特殊规律。它是月亮导致的,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理解。那么我们把五和六的这个问题,讲到这里我觉得应该算是解决了。没有五和六的区别了,都是五,六也是五,五也是六,但是以五为主。
我们以后看病、疹病,还是按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还是按五的规律来。六呢,你知道它存在,但是可以不去深究,也无关紧要,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相反如果你只学会了六,不知道五,你往往就会失去方向,所以五是很重要的。天地之间,五合之内啊,你要知道天地之间的主要规律啊,五是主要的。这就是今天晚上我跟大家交流的内容,就讲这么多。后面还有一点时间,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咱再讨论一下。我讲的都是我个人的见解,也不见得就对,供大家参考。我是怎么理解《四圣心源》的,我就很坦诚的和大家交流一下,是对是错呢?我自己也不敢断言,只是供大家参考。所以,有不对的也请大家多指正。
我来看一个问题,叶落知秋老师讲:天有六气,地有五行,这是《四圣心源》第二卷六气解里面的一句话。说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天为阳,地为阴。那六气是不是阳?
刚才它说我讲六气是地气,这个要怎么理解。那么我们刚才看《内经》上讲,它说天有五行御五味,内经讲天有五行。黄元御讲地有五行,这个怎么理解呢?实际上,这就跟阴阳一样,天有阴阳,地也有阴阳。五运六气都是这样。天有五行,地也有五行。天有六气,地也有六气。表现不一样。所以,黄元御讲的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和内经上讲的天有五行以及三阴三阳的六气是不一样的。那么黄元御说的天有六气,这个六气呢,如果从地球和月亮的角度来讲,因为六气的规律,主要还是月亮本身的运行规律,影响到了太阳的阳气在地球上的变化,导致了六的规律。所以呢,它从地球的角度来讲,月亮也是在天上,所以六气你认为它是天气,也是对的,可以这么理解。地有五行呢,五行有五方、有五时,一些成形的东西。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天上有五行,地下有五行,这个是不矛盾的。
黄元御在书的表述和《内经》上讲的有些出入,讲的角度不一样,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呢讲的道理是一样的,是说的同一个问题。咱们理解的时候呢,不要仅仅拘泥于《四圣心源》这一本书的说法,不要只看黄元御他文字上的表述。我为什么今天晚上没有讲《卷二•六气解》啊,为什么要讲了很多包括内经之外的东西啊,就是你要有一个比较广的背景,知道真实的道理,知道真实的规律它是什么,五运六气它本身是个什么意思,你把这个搞懂了。至于它怎么说,你都会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你就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而不是钻到里面出不来了。要学的话,我觉得还是包括内经,也不要单纯拘泥于内经,内经讲的已经比较详细了。但是你也还要多看看其它的,像天文啊,地理啊,周易啊,八卦啊,你都要去学,都要去了解。河图洛书都讲的啥啊,都讲得同一个东西,它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啊。你看的多了,你的知识面广了,你就会对整个的体系,有个整体的把握。那时候你就知道,它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你才能有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如果严格来说的话,黄元御这句话,天有六气,地有五行。严格的来说这句话,不是很严谨,是有一些问题。但是呢也不能说它错,因为阴阳,五运六气,它确实是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嘛。天上也有五运六气,地上也有五运六气,确实也是都有的,都存在的。这个问题呢我就解释一下,看叶落知秋老师能不能理解。
Zhixingtang打的拼音,Zhixingtang老师说了一个问题,天有六气,地有五行,这个是否可以理解成时空?
时空的概念,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里面已经把时空统一起来了,时间和空间它认为是一个整体。这就说,再说的话就说的不着边了,和中医的关系就不大了。这个五运六气我觉得它还不是单纯的时空的关系,我是觉得一气周流、土枢四象这个规律,它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表现。你看,它从时间上来讲,它是春夏秋冬,它从方位上来讲,它是东西南北中。这是时间和空间的关系,都可以用一气周流统一起来。所以,你看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它把时间空间都统一起来了,都可以用这个规律来解释,这就跟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都是一样的,所以大道都是相同的,也是这个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认为这是讲的时空的关系,五运六气它应该还是讲的根本规律,不是时空的关系。我们简单说到这里,这不能多说了,说多了就……
我更正一个错误,方才讲易经,谈到易经讲四象的时候,感应同学给我指出来了。我跟大家讲了,我对五运六气,周易啊,也没有一个很系统的、很深入的研究,所以刚才这个讲错了,我刚才讲阴有太阴、少阴;阳有,少阴、太阳。这句话讲错了,应该是阴有太阴、少阳;阳有少阴、太阳。这是易有四象,四象的来源。这是我讲错了。如果照着图的话就很清楚了。大家自己有两仪四象图大家自己查一下。这个说错了。意思还是那个意思。它讲的四象也还是阴阳升降变化的一个连续的过程,名字我说错了。我不是专门研究周易的。有些东西可能还是记得不是很准。
有一个朋友又讲了一个问题:厥阴和阳明是怎么出来的啊?这个在内经里面有说明,从四象的角度来讲,本来只有四象,春夏秋冬啊,只有四象。那么厥阴它是两阴交尽,阳明它是两阳合明。它是两个转弯的地方。由阴出阳,叫厥阴,由阳入阴叫阳明。阳明主降,厥阴主升。左路升,右路降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切的答案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把这个《内经》的说法给大家说下我的理解,内经里面因为是这么讲的,它认为阴阳四象,少阴、少阳、太阴、太阳。这四象呢,就是在升降的过程中,由降转升,由升转降的时候它需要有一个力量,辅佐它来完成升降转换的过程。所以呢,配上了厥阴和阳明,就是把升降转换的过程。单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厥阴和阳明。大概是这么个意思,这个《内经》里面的一个解释。
“海总是那么蓝”说,天的气象有六气,地的气象有五行。刚才我都说了,五行六气,五行六行啊本质上都是一回事,都是讲的一气的周流。它只不过是从大的方面来讲,五行的规律更普遍一些。六气的规律主要在地球这方面有这个特点。
上海源头活水这位老师问,为什么少阴少阳是升降之枢?少阴是枢。少阳是甲木、木气。我个人理解少阴肾它是元阴元阳所在地,一气周流的源头,水火的枢纽,这个枢主要是从水火的角度来讲,从源头的角度来讲。而少阳呢,它主要指的是甲木,指的木气。木气呢,人的一气只要在周流,只要在动,你就可以把它理解成一股木气。虽然我们知道木气主要是升的,但实际上啊,不管是升降,只要是气郁住了,动不了了。只要产生郁滞,我们都可以认为是木郁,就是这个一气周流整个在周流的时候,你不管它在哪,你都可以理解成一股木气,这就是广义木气。而这股气,少阳这股气,它在这股气里面,既不是最里面,也不是最外面。大概是一个居中的位置,表里居中,最中间的位置。它容易,一旦它有郁滞了,里里外外就都堵住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少阳这股气,这个枢纽是这么个意思,只要把它调升了。里外就都通畅,大概是这个意思。少阳居三阳之中,半表半里,出入的枢纽。这位老师说的挺好。没有问题今天晚上就到这,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