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第八十六案-第八十七案 历节

曹颖甫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第八十六案 历节其一

  (颖师医案)

  耿(右)。

  初诊(八月二十七日)一身肢节疼痛,脚痛,足胫冷,日晡所发热,脉沉沉而滑,此为历节,宜桂枝芍药知母汤。瘰疬,从缓治。

  川桂枝(五钱) 赤、白芍(各三钱) 生甘草(三钱) 生麻黄(三钱) 熟附块(五钱) 生白术(五钱) 肥知母(五钱) 青防风(五钱) 生姜(一块,打)

  二诊(九月一日)服桂枝芍药知母汤,腰痛略减,日晡所热度较低,惟手足酸痛如故,仍宜前法。

  川桂枝(五钱) 赤、白芍(各五钱) 生甘草(三钱) 净麻黄(四钱) 苍、白术(各五钱) 肥知母(五钱) 青防风(四钱) 生姜(一块,打) 咸附子(三钱,生用,勿泡)

  佐景按:我见历节案,乃联想及一笑话焉。有贫夫妇二人,伉俪甚笃,夫病历节,呻吟未已,妇随夫唱,亦病历节。既病,不能外出营生。语谓坐吃山空,夫妇积欠房金重重,安得医药之资。一日闻师常施诊贫病,二人跬步伛偻,䩄[211]䩄(tiǎn 腆):羞惭然求诊。师同饮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先后二诊五剂,收效颇捷。后此夫妇之二房东来告曰:“二人病已大减,能行动矣,更不料其乘夜但携什物,不问房金走也。”呵呵。

  吾师又曾治一戴姓妇人,病情离奇曲折,蔚为大观。先,妇人妊娠八月,为其夫病求医,抱夫乘车,胎儿竟为夫身压毙,遂作腹痛。一医药而堕之,腐矣。妇本属血虚体质,死胎既下,因贫不能善后,即病历节。手足拘挛,节骱剧痛,旦日较缓。拖延二年,方求师诊。师用一方,二剂不应。二诊改用某药,汗乃大出。两剂,肢节便可诎信[212]诎信:屈伸,足肿亦小,独手发出大泡,有浓有水,将成溃烂。乃采丁甘仁先贤法,用某某等药,清其血热,二剂而痂成,四剂而痂脱。遂与未病时无异。以为可无恙矣,妇忽阴痒难忍,盖湿毒未尽,而下注也。师因令其用某药煎汤熏洗,良瘥。未几,入市购物,卒然晕倒,诸恙退而血虚之真象见。师乃用某某诸药大剂,凡二十余日痊愈,后竟抱子云云。读者试猜想吾师究用何方何药?谅多兴趣。欲求两相对勘,请阅《金匮发微》。

  曹颖甫曰:肢节疼痛,病名历节。此证起于风邪外感,汗出不畅,久久湿流关节,脉迟而滑,属寒湿,其微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其剧者宜乌头扬。尝治一吴姓男病,予用净麻黄三钱,生白芍三钱,生绵芪三钱,炙甘草三钱,乌头二枚切片,用蜜糖一碗另煎,煎至半碗,盖悉本《金匮》法也。

  烹鸡

  黄升,字启东,明京山县人,善察脉。有分巡戚某,晨兴忽疾作不语,呼升视之。升曰:脉与证不应。乃询其左右。云:夜食烹鸡。升曰:此必食后就寝,有蜈蚣过其口鼻中毒耳。投之以剂,立苏。戚犹未信,乃更烹鸡置寝处,果有蜈蚣三枚,自榻顶下。

  第八十七案 历节其二

  (佐景医案)

  张先生(住静安寺路润康村一六八号),天时与疾病有密切之关系,尤以宿恙为然。刻诊脉苔均和,惟右腿按之尚觉微痛,再拟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川桂枝(三钱) 净麻黄(一钱) 青防风(一钱) 大白芍(三钱,酒炒) 生白术(三钱) 熟附片(一钱) 知母(二钱) 生甘草(二钱) 生姜(一片)

  佐景按:张聿修先生病右腿膝盖关节处酸楚,不堪长日行走,曾历三四年矣,屡治未愈。今年请治于西医,服药注射,达五月之久,亦未见功。而心悸,头眩,纳呆,便结,遗精,溲混,诸恙迭作。不得已问治及下工,以情不可却,勉治之。余先用芳香之剂开其胃纳,缓下之剂(制川军不可省)通其大便,继用炙甘草汤安其心脏,仿十全大补意补其脑力,又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止其遗精,五苓散利其小便,如是诸恙愈而神振矣。乃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其腿部酸楚,我以为是历节之类也。投之,酸楚果减,有时且觉全除。张君喜不自胜,不知何以谢吾。

  适时值节气届临,天雨潮湿,张君之患处又觉微发,故本案脉案中“天时与疾病有密切之关系”云者,即指此而言也。余初与张君言此,君似不信,因有西医之言为先入之见故也。后注意考察,果于天雨之先一日,即发微微酸楚,而旧历节气之前后尤显,张君乃信服。夫宿恙与天时关系之密切,乃铁一般之事实。诚以天时变,则空气之组织成分亦变,人生空气中,无异鱼居水中,息息相关,无时或休故也。此义至关重要,特借本案表之。

  张君之宿恙虽随天时之转变时愈时微发,但我则秉不折不挠之精神,为君立方,君亦出再接再厉之毅力,依我服药。现方日向痊愈程中,总冀人定以胜天也!

  重

  宁波范文甫先生,名医也。病家之不恭者,先生每戏之。一日,有病家请先生用重剂,先生为疏石狮子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