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十五
论二首 方三首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有温针(见辨伤寒 119 条,笔者补之),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奔豚汤方
甘草 芎䓖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 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