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成药规范》)
陈皮150g焦山楂150g焦麦芽150g全蝎150g蝉蜕150g白附子(矾制)150g天麻150g羌活150g钩藤150g槟榔150g白僵蚕150g川贝母15g紫苏叶150g滑石150g炒白芥子120g胆南星(酒炙)150g茯苓600g六神曲(麸炒)600g共为细末,再研入:牛黄1.8g、麝香1.2g、冰片1.2g、朱砂36g、雄黄粉15g、琥珀粉9g,研合极均匀,炼蜜为锭,每锭重1.5g。每服1锭,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
本药锭是据明·《婴童百问》琥珀散方改制而成的。功能清热导滞,化痰祛风。主治小儿内有积热,外感风寒,停乳停食,呕吐便泻,烦躁口渴,咳嗽发烧,痰涎壅盛,睡卧不安等。
小儿的特点是爱吃零食,不知冷热调节,故常常内有饮食停滞,又外受风寒侵袭而发烧不食,甚至呕恶腹胀,或见泄泻等症,治疗此证与大人不同,不能单纯解表散邪,还要注意导滞化食,帮助消化,兼之小儿为纯阳之体,容易化热,所以还须兼以清热化痰。本方对这些治则兼而有之,故儿科常用,即使内科医师遇到小儿此证,也常使用。如果4~5岁的小儿患此病证时,还可适当配合服汤药,以提高疗效。我在临床上治疗此证,常用:荆芥3~5g,防风5g,苏叶3g,薄荷^2g,金银花6g,连翘5g,焦山楂3~5g,焦神曲3~5g,焦麦芽3~5g,炒鸡内金3~5g,焦槟榔3~5g,炒黄芩3~5g,生甘草3g,水煎服。同时服小儿至宝锭每次2粒,一日2次,随汤药服,或另服。
由于本方内有朱砂、全蝎、钩藤、白僵蚕、牛黄、川贝母等药,故也有镇惊、熄风、化痰、清心的作用,对小儿外感高热而动风抽搐、痰声漉漉者,可急化服此锭1~2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