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1.挹神汤

焦树德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生石决明(先煎)20~45g生龙、牡(均先煎)各15~30g生地黄12~18g生白芍10~15g炒黄芩10g茯神(苓)15g香附10g远志9~12g炒枣仁12~20g白蒺藜9~12g合欢花6g夜交藤15g水煎服。

(附注:本方于1964年曾在《上海中医药杂志》上介绍过,今又进行了一些修改。)

功能:养阴柔肝,潜阳安神。

主治:肝肾阴虚,肝阳亢旺所致的头痛,头晕,急躁易怒,失眠健忘,心悸不宁,阵阵烘热,心烦汗出,情绪不稳,精神不振,悒悒不乐,遗精滑精,腰酸腿软,不耐作劳,舌苔薄白,脉象细弦等症。包括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忧郁症等出现上述证候者。

组方医理:本方以生石决明、生牡蛎咸凉清热,益肝阴,潜肝阳,收浮越之正气,为主药;生地黄、白芍补益真阴,滋水涵木,凉血生血,柔肝安脾,为辅药;夜交藤滋益肝肾,交合阴阳,合欢花解郁安神,酸枣仁养肝助阴,宁心敛汗而安神,远志肉交通心肾,白蒺藜散肝郁,祛肝风,共为佐药;香附为阴中快气药,引血药至气分,增强诸药活力,兼能理气解郁,黄芩泻肝胆火,益阴退阳,共为使药。诸药合和,共达养阴柔肝、潜阳安神、交通心肾之功。

加减运用:肝血虚者可加当归6~9g、阿胶6~9g(烊化);急躁易怒者可加生赭石(先煎)20~30g、灵磁石(先煎)20~30g、白蒺藜10g;头晕明显者可加泽泻30g、钩藤20~30g;悒悒不乐,精神不振者,可加厚朴花10g、玫瑰花5g、佛手片6g,加重合欢花之量;肝火旺,口苦口渴,舌红,目赤,多怒,大便干结者,可加龙胆草6g、芦荟1~2g,青黛(布包)6g,木通5g,并加重生地黄、黄芩的用量;肝肾阴虚,梦遗失精者,可加山萸肉6~9g、天门冬10g、玄参15g、泽泻12g、金樱子10g;心火旺而失眠多梦者,可加黄连6g、竹叶3g、莲子心3g、远志10g;心血不足而心悸不宁者,可加麦冬10g、丹参12~15g、柏子仁10g;心脾不足,消化不良,四肢倦怠,大便溏软者,可加炒白术10g、芡实米12g、龙眼肉10g、茯苓改为30g;大便溏泄者,去生地黄,加肉豆蔻10g、车前子(布包)12~15g;心肾不交者,可加灵磁石(先煎)20~30g、磁朱丸(布包煎)6g,交泰丸(川黄连、肉桂)6g;心肝血虚,神魂不宁而失眠严重者,可加生赭石(先煎)15~25g,改炒枣仁(先煎)为30g、白芍为15g,加重生牡蛎用量。

我在1960—1962年用本方为主随证加减治疗了神经衰弱属于阴虚阳旺证者48例,收到了显著效果。并经过随访观察,治愈者8例,基本痊愈5例,显效16例,有效16例,无效3例。

我在临床上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具有肝肾阴虚、肝阳旺证者,常以此方随证加减,灵活运用,每收到极其满意的效果。

根据“异病同证同治”的原则,凡西医诊断的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狂躁症、忧郁症等,具有肝肾阴虚、肝阳亢旺证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验案举例:吴某某,女,28岁,平素多思,精神易激动,近1年多来善忧易怒,有时自己独在室中哭笑,有时悲观不乐,精神忧郁,失眠健忘,性情似变孤僻,食纳尚可,二便正常,月经略错后,脉象沉弦细数。曾在西医院诊断为严重的神经衰弱,也曾去精神病院就诊一次,可疑为精神分裂症,建议连续治疗,但因无效而求治于中医。我据此脉症,诊断为肝阴虚肝阳旺之证。治以养阴柔肝,潜阳安神。用挹神汤随证加减。处方如下:生石决明(先煎)30g,生龙、牡(均先煎)各30g,灵磁石(先煎)30g,生地黄15g,生白芍12g,制香附10g,合欢花6g,合欢皮10g,远志12g,生赭石(先煎)25g,炒枣仁(先煎)30g,水煎服,另投礞石滚痰丸,每次6g,每日2次,随汤药服。如大便溏稀时,可改为每日1次,临卧前随汤药服。药后诸症减轻,共进34剂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