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12.通幽汤

焦树德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兰室秘藏》)

当归3g桃仁(打碎)3g升麻3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槟榔(研末冲服)1.5g红花0.3g炙甘草0.3g水煎服。

近人常把各药用量适当加大,可参照原方精神及具体证候,灵活运用。

本方主治幽门不通,胃气上逆,不得和降,而窒塞不下,大便燥结,甚至气上冲逆,而发生噎膈、呕吐,即前人所说:下脘不通,治在幽门。

方中以当归养血,二地滋阴,为主药;桃仁化瘀润燥,红花祛瘀生新,为辅药;佐以甘草调中舒缓,使以升麻升清气。清阳升则浊阴降,有升则有降,升降恢复正常,则幽门开通,诸症自除。

我常用此方随证加减,用于食道癌早期,便燥,咽下有噎塞感,或兼呕吐者。一般常结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具体用药如下:生赭石(先煎)20~30g,旋覆花(布包)10g,半夏10g,当归6g,红花6g,桃仁(打)6g,生地黄6g,熟地黄6g,槟榔6~9g,升麻5g,苏梗10g,酒军3~5g。噎膈明显者,可再加刀豆子9g、莪术5g;大便干秘者还可加全瓜蒌30~40g。

我也常将本方剂量加两倍,再加全瓜蒌30~40g、火麻仁10g、生白芍12g、黑芝麻10g、酒军5~9g,用于治疗老年人习惯性便秘。中医学认为老年人阴津不足,肠道血虚,浊道枯涩,糟粕不能传导而致大便秘结不下,并称此为水乏舟停。服本方养血润燥,升清降浊,滑润肠道,浊阴下降,大便自调,不可单用攻泻药。

我也曾用本方结合丁香透膈汤、旋覆代赭汤的精神随证加减,治疗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而致幽门不全梗阻的病人。例如一患者20多天来,出现朝食暮吐的反胃症状。每到晚上9时左右,腹中攻窜,水响雷鸣,胀满上逆,最后大吐一阵,吐物中尚能辨出早饭中未全消化的残渣(朝食暮吐),吐后方舒,才能入睡,每晚如此。舌苔略白,右脉滑中带弦,尺脉较弱。处方如下:生赭石(先煎)30g,旋覆花(布包)10g,半夏10g,党参10g,当归9g,红花9g,桃仁9g,熟地黄12g,肉桂5g,赤芍12g,槟榔10g,公丁香(后下)3g,沉香粉(分冲)3g,广木香6g,砂仁5g,生大黄4.5g,生甘草3g。3剂药后症状明显减轻,8剂后,呕吐全止。用此方稍事加减,共进20多剂,痊愈出院。出院时,带香砂养胃丸20袋(每日2次,每次6g),六味地黄丸20粒(每晨空腹服半丸或1丸),以善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