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5.三子养亲汤

焦树德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韩氏医通》)

提要

三子养亲汤

麻杏二三汤

比较三子养亲汤、麻杏二三汤

炒苏子(打碎)炒白芥子(打碎)炒莱菔子(打碎)或用同量,或依据证候所需而各选君药加减用量,水煎服。

此方主治老年人中运力弱,湿滞生痰,或兼生气,痰壅气实而痰盛喘咳,胸闷懒食,舌苔厚腻,脉滑有力之证,故名“养亲”。老年人气虚而喘者则忌用。

方中紫苏子降气,白芥子除痰,莱菔子消食兼降气。三药合用,气降则痰消。气逆不顺为主证者,可用苏子为主药,用量为9~10g,余药稍减。食滞为主证者,可重用莱菔子为主药。痰积为主证者,可重用白芥子为主药。但三药皆为行气豁痰之品,用之太过则恐伤正气,故药后诸症皆平后,则宜转入治本之方,或加调补之品,以免过服而伤中气。

前人对此方治标、治本有不同看法,兹择录以供参考。吴鹤皋说:“治痰先理气,此治标尔,终不若二陈汤能健脾去湿,有治本之功也。”李士材则说:“治病先攻其甚。若气实而喘,则气反为本,痰反为标矣。是在智者神而明之。若气虚者,(本方)非所宜矣。”

我把此方与二陈汤相合,再加麻黄、杏仁,命名为麻杏二三汤,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肺失宣肃,气逆作咳,痰白而多之证,有良好效果。在临床上常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感冒咳嗽等,表现为风寒痰盛病证者。经验方如下:

炙麻黄(表证未解者用生者)5~9g,杏仁9g,化橘红9~12g,半夏9g,茯苓12g,炙甘草1.5g(或不用),炒苏子9g,炒莱菔子9g,炒白芥子6g。咳甚者加紫菀12~15g、枇杷叶12~15g。每收良效,请试用。

三子养亲汤主要用于实证,其主证特点为“气实痰盛,胸闷懒食”。如果是虚证(咳嗽已很久,痰很少,舌上无厚苔,气短心慌,脉无力,食思缺乏,四肢倦怠,言语声低等),则非本方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