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一星期,诊断为三种病名的五岁男孩,用三剂葛根汤诸症尽除,这在现代医学的看法或许是奇迹,其实是中医的家常便饭。
1953年2月10日,左邻李某某氏孙子某者,七岁,体质普通,忽于是日晚上发热恶寒头痛,就近延某医院治疗。翌日症状转剧:水泄性下痢,两眼肿胀,左耳下腺肿胀,灼热疼痛,同时耳内排出黄色脓汁。
此时李氏夫妇大起惶恐,乃兼请某某先生协力治疗,经过三日症状更剧,于是由某医师主张分科治疗,即发热下痢之内科由方郑两医师负担,耳下腺炎即由侯某医师负担(耳鼻专科),眼科由某某治疗。如次,一连七日病势有增无减。
2月17日李氏求我兼施中药,我素知李氏夫妇鄙视中医,而且此儿症状我自始至终知之甚熟。今者兼用中药治愈则等于代西医建功,于是以停止西药疗法为交换治疗的条件,初犹不肯,翌日看情形不对,乃再来恳求而愿停止一切西药疗法。
投以葛根汤一剂,是夜热退,下痢次数大减,明日眼肿稍退,耳下隆肿略消。至此李氏夫妇稍得安心,连服三四剂诸症尽失。
【按】此患儿自始至终,皆稽留于葛根汤证,故一剂便有见效,惟李氏夫妇生平对中医没有信心,所以我虽知其治疗不合,也不肯毛遂自荐以助西医治疗。
葛根汤为太阳病主要的发汗剂,与麻黄汤、大青龙汤鼎足而立,其治疗范围除感冒之外相当广泛。然以项背强急为主证,才是葛根汤的适应。
用葛根汤不一定有发热恶寒,不过脉浮紧,是为主要参考资料。治疗领域大底如下:
(1)结肠炎赤痢的初期,发热恶寒;(2)头部炎症如脑炎、耳炎、结膜炎、角膜炎;(3)肩痛背重、项背神经痛。此外葛根汤有加味之法,是为临床医家最常用的处方。不过胃肠虚弱,或身体衰弱,脉弱、细、迟、沉等阴虚证是不可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