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解热后再热的四岁女孩

朱木通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解热后再热的四岁女孩

四岁女孩周某某,为总角交周某某兄的大孙女。生来十分顽强,很少生病,唯自前年起每届夏季辄发皮肤炎。

1960年6月中旬患类似流行性之感冒,初起恶寒发热(三十九度之间),经某西医注射解热剂,于是汗出热退。然半日许复发热如初,而患儿比之解热前更显疲惫倦怠,且冷汗涔涔然不止。因此转嘱我往诊。

初诊为同年6月20日晚上(距发病五日后),患儿发育营养均不太好,颜面苍白,稍呈涨红,我推断此涨红为戴阳。虽体温三十九度五,但手足逆冷,脉微细稍迟。腹虚满而绵软,充满瓦斯,舌滑湿无苔。患儿默默的倦卧,缺少自觉症状(类似《伤寒论》所谓“但欲寐”之状),此时犹陆续出汗。据其母云此儿虽发热但不要求饮茶水,大便软,小便清利。至此,我推定此患儿的经过:以中医方式而论,初起必是太阳病桂枝汤证,因误用强力发汗剂,遂致汗出过多,而转入少阴。

诊察完毕后,脑中拟出桂枝加附子汤,及真武汤二方。最后因其症状具备少阴证,遂决意冒险投以真武汤。岂意一剂即解热,而冷汗亦止。明日往诊,患儿已相当活泼,通计四剂而全治。第五日以补中益气汤养之。
7月7日,宿疾之皮肤炎复发,经其家人请我往诊,则颜面、躯干、腹背均呈溃疡性皮肤炎。有红斑点之发赤或水泡性之丘疹者,稀涎潮热,据云日夜搔抓不停。此外大便均正常。投以葛根红花汤,二剂后瘙痒稍止,患部也少充血,而渐见收敛,连服五剂而全治。后为彻底之计,以紫丸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