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焮肿眼与苓桂术甘汤

朱木通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焮肿眼与苓桂术甘汤

俗语之风火热目者,中医学谓之焮肿眼,相当于现今之急性结膜炎之类。其原因现代医学认为是细菌感染——如肺炎双球菌、链球菌之类——大致已成定则。但中医学则认为水毒之成分居多,水毒即痰饮。

现在专科医生发达,一般眼科患者很少访中医之门,即便有也都是经过专科医生治疗后而失望的。所以,中医虽有很高明的疗法,只好束之高阁。我平素治疗眼疾大都运用《伤寒论》或《金匮要略》的处方,大都收效显著。兹将近日用苓桂术甘汤者一例详记之以资参考。
青年工程师,许某某氏,身体虽不甚虚弱,但素有咳嗽宿疾,历经现代医学诊疗,皆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若以中医看则属痰饮。然经数年来虽经注射很多肺痨针,并不见效,在少康状态下照常工作。
去年年底由其友人介绍求我诊治,当时投以小青龙汤,据云数剂后咳嗽减十之七八,自是笃信中医药。
许氏谓建筑工程师,现服务于铁路局嘉义工务段。1960年6月初浊水溪桥强修,被派连夜督工,因冒雨指挥而患感冒。于是头痛、咳嗽、眼痛,同时并发,尤以右眼焮肿大如胡桃,眼眶糜烂灼痛、眼球充血、眼脂怒生,几至包尽整个右眼。脉沉紧。
综合上述症候即脉候,显然为苓桂术甘汤证无疑。然为期彻底排除水毒及消炎起见,乃加黄连、细辛、车前子。苓桂术甘汤加黄连细辛车前子名为明朗饮,方出和田东郭。据栗园口诀:“苓桂术甘汤不但治风眼而已,亦治逆气上冲,眼中血热,或生翳者。现今眼科所用苈苡汤、排云汤,皆此方之类方也。”根据上述理由乃投以苓桂术甘汤加黄连细辛车前子一剂,是为同年6月4日。翌日再来,则眼疾患消失净尽。头痛亦愈,唯咳嗽不差,于是复用小青龙汤治其咳嗽。

【按】苓桂术甘汤并见《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痰饮)
运用苓桂术甘汤必须以上二条原文为准据才为正确。至于转用法,则视学力的程度而定。苓桂术甘汤为痰饮(水毒)的基本剂,而眼科疾患虽由于瘀血、水毒、食毒三种因素分别潴蓄为原因,其中以水毒居多。水毒与眼患的关系,我国古人已有详论。而西医能赞同此说者,首推日本千叶医科大学伊东教授、铃木宜民助教教授,及藤平健教授。此数人皆为医学博士,现执教于千叶医大眼科。
运用苓桂术甘汤以治疗眼疾,最有科学理论者厥为藤平博士之“慢性轴性视神经炎之研究”。此论文载在日本眼科学杂志55卷4号。原文我未曾看过,不过,据《汉方治疗实践》的转载,大意如下:据藤平氏的报告,多年研究的结果,本症与水毒的关系极为密切,其重要的自觉症顺次列记之为“眼睛疲劳,注意力散漫,感情不安状态,头痛或头重,起首时眩晕,抽搐,容易疲劳,易动悸,易发汗,食欲不振,呼吸窒息,欠伸,不眠,耳鸣,呕气,上冲,咽喉干燥而不喜饮水,晕车晕船”,等等症状皆中医所谓的水毒的起因,也即为苓桂术甘汤证。藤平氏经过详细研究的结果,于四十九例之中苓桂术甘汤证占绝对多数,即用苓桂术甘汤视力复常者占95%,假性近视而轻减或治愈者有79%,调节时间而恢复正常者有60%,诸种综合症状之轻减者有88%。

此外如急性慢性泪囊炎转用《伤寒论》的“汗出”,投以越婢加术汤而流泪止;水泡性结膜炎亦用越婢加术汤,或苓桂术甘汤,或小青龙汤,这都是从水毒(痰饮)着想。

兹再通览现代日本从西医身份而开业中医之名人所治的眼科,则更加明了水毒之关系也。如越婢加术汤用于急性结膜炎、沙眼、内膜实质炎、白内障、绿内障。苓桂术甘汤用于夜盲症、白内障、水泡性结膜炎、麦粒肿等等,都是治水之剂。不过,随证撰方是在学者临床技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