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案|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胃腹噎食部

米晶子Ctrl+D 收藏本站

  【一切胃病】

  方名:百霜灵

  处方: 炙黄芪二两 白胡椒二两半 良姜一两半 香附二两半 陈皮半两 肉桂★半两 小茴香半两共为细末,另用猪肚一个,用白纱布把药末包好,入猪肚内,再把猪肚入水煮熟,然后把药末取出,每服一至二钱,每日三次,用猪肚汤和肉送药服下,药尽病愈。​(若回族患者猪肚改为羊肚,若忌口善人用红糖水送下。​)加生姜引,最多吃两付,甚效。

  ★肉桂:即元桂。

  【胃口痛,日久不愈症】

  处方:企边桂 老广木香 吴芋子 高良姜 煨肉蔻 甜大云 平川贝 川续断 破故纸 元胡索 五加皮 大附子 以上十二味各二钱 沉香二钱共为细末,红糖一斤,将糖、药同放一大碗内,置开水内蒸煮,使糖药蒸化。每服三钱,早晚空腹时,开水冲服,药到病止,药尽病除。

  又方: 海南沉香三钱半 木香二钱 香樟木一两焙黄色一大碗水熬成一小碗,红糖四两、黄酒四两冲服,痛时吃药立止。

  又方: 香附子五钱 高良姜五钱 共细末,盐开水送下,立止。

  出处:河南商丘李秉正传

  【胃口痛,男女皆治】

  处方:三个乌梅七个枣,三钱干姜一处捣,男酒女醋用下去,永不心痛★活到老。

  ★古代的“心痛”为现代的“胃痛”​,​“真心痛”为“心痛”​。

  又方:用农村猫生的猫娃胎衣焙干细末,与黄酒冲服,永不心痛。

  出处:李至林传

  【中满胃病】

  处方: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薏苡仁三钱 麦芽三钱 山药五钱 白芡五钱 莱菔子一钱 人参一钱 肉桂三分煎服三付可止,七付病除。

  又方: 苍术三钱 藿香三钱 竹茹三钱 厚朴三钱 党参五钱 陈皮二钱 生姜钱半 半夏一钱 甘草一钱 砂仁一钱水煎服,五付自全。

  注:此症脾虚胃弱,健脾胃自愈。

  【胃病】

  处方:紫油桂二两,红糖六两,共细末,每服八九分,量病加减,黄酒炖服。

  【胃脘痛及胃部溃烂】

  处方: 乌贼骨三两 上贝母六钱 元胡六钱 甘草五钱共细末,分成十二包,每服一包,早晚开水送下。

  【呕酸,食后倒饱胃痛等】

  处方: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谷芽三钱 薏苡仁三钱 山药五钱 芡实五钱 人参一钱 萝卜子一钱 神曲一钱 厚朴一钱 肉桂三分水煎服,三五付可全。

  【胃病】

  处方: 五倍子二钱 杏仁二钱 大枣七个 熬水吃。

  【胃痛】

  处方: 黑白丑四两 穿山甲四两 小茴香四两 红糖四两共为细末,蜜为丸如枣大,朱砂为衣,每天服一丸,开水送下,自全。

  【胃痛及噎食气逆】

  处方: 茅根四两 柿蒂七个 木炭二两 水煎服,三剂立止。

  【心胃痛】

  辨症:服百药不效,得寒也痛,得热也痛,非真心痛,真胃痛也。

  处方: 玄参三钱 茯苓三钱 苍术三钱 甘草二钱 川芎二钱 白芍三钱 半夏一钱 煎服,一剂病除,三剂再不犯。

  又方: 白芍一两 枳实二钱 杜仲一钱 柴胡二钱 乳香一钱 没药一钱 草果一钱 苍术三钱 栀子三钱 煎服,一剂成功。

  又方: 白附子一钱 连壳一钱 甘草一钱 香附五钱 灵脂三钱 煎服立愈。

  【胃气痛】

  处方: 胡椒一两 广木香一两 全蝎一两 巴豆霜二两共细末,蜡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分,忌绿豆,空心服即全。

  【噎食症★】

  ★噎食症:现代医学定义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病人在进食中突然发生严重呛咳、呼吸困难,且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者,即可能是噎食窒息。

  处方: 茱萸★一两 玄参一两 熟地二两 牛膝三钱 车前子一钱 水煎服,十付可全。

  ★此处茱萸指吴茱萸。针法:针刺聚泉穴,在舌上中心二分出血。

  【噎膈症★】★噎膈:现代医学定义,以吞咽不利、饮食梗塞难下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噎膈是指食物吞咽受阻,或食入即吐的一种疾病。多见于高年男子。噎与膈有轻重之分,噎是吞咽不顺,食物哽噎而下;膈是胸膈阻寒,食物下咽即吐。故噎是膈的前驱症状,膈常由噎发展而成。西医中的食道炎、食道狭窄、食道溃疡、食道癌及贲门痉挛等均属本病范畴。

  辨症:朝食暮吐处方: 好酒十二两 蝎子★七个酒内泡七天,每日服三次,每次一酒盅,第五天后,再加一点酒,病愈后常服小米饭,不可多食,两个月后,再正常用饭。

  ★蝎子:此方中的蝎子要求腹有八个点以上者可用。

  又方: 羊枣★一分五厘 焙干研米,法半夏一分五厘,每日当茶,服之即愈。

  ★羊枣:即是羊肚中结石如枣。

  【食道炎噎症】

  处方:白糖一斤,大枣一斤去核,斑毛★七个去头尾为末,装进枣内,用黄豆楷★烧焦,同糖和均放瓷盘内蒸,蒸一柱香的时间取出,放石上冷,分作三十天吃,重者分十五天吃,再重者不可治之。

  ★斑毛:又名斑蝥,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黄豆楷:黄豆植物的茎秆。

  【噎食,饮食上反症】

  方名:逐瘀汤处方: 桃仁五钱 红花五钱 当归二钱 甘草二钱 桔梗二钱 枳壳二钱 白芍二钱 熟地四钱 元参一钱 柴胡一钱 煎服一付病全。

  又方: 丹皮一钱 枣仁一钱 茯苓一钱 贝母钱半 郁金五分 砂仁四分 枳壳四分 水煎服。

  【食后呕吐】

  处方: 藿香三钱 胆草三钱 柴胡三钱 元参二钱 木通二钱 川连二钱 升麻二钱 石膏二钱 枳壳二钱 胆星二钱 砂仁二钱 半夏二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 煎服五付可全。

  【噎食症】

  处方: 藤黄三钱,三四寸长活鲤鱼两条,捣泥摊在白布上,藤黄研末撒鱼泥上,由天突穴贴起,每二三分钟往下移贴,贴至脐上为止。出处:西安孟恭卜传又方: 生姜二斤,白布包好放男厕底四十九天,取出晒干为末,每服三、四、五钱,用完自愈。

  【心口痛】

  处方: 盔沉★五钱 乳香一两 肉桂五钱 木香三钱 元胡五钱 玉金五钱 香附一两 巴豆霜三钱 乌药一两 雄精三钱 朱砂一钱 共为细末,量人用药。

  ★盔沉:又名盔沉香,以质坚体重、含树脂多、香气浓者为佳。

  注:巴豆霜就是巴豆配之,强壮者一钱,弱者六分,小儿减半,滚酒冲服。

  方名:天王补心汤

  处方: 生地 当归 天冬 寸冬 柏子仁 枣仁 五味子各一两 丹参 元参 桔梗 党参 远志 茯苓各五钱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二丸,灯心引,甚效。

  又方: 巴豆霜二两 杏仁二两去皮尖 大麦一升炒共为细末,醋打为丸,生姜引,孕妇忌服。

  【腹痛不止】

  处方: 麦冬五钱 白芍五钱 滑石一钱 甘草五分 黄连一钱 侧柏三钱 花粉三钱 玄参五分 肉桂三分 煎服。

  【霍乱腹痛不止症】

  验方:用黄牛尿、开水,各半碗,送下立止。​(牛若不尿,牵到磨道即尿。​)

  【九种心痛】

  处方: 古月★五钱 良姜五钱 吴芋三钱 白术五钱 丁香二钱 木香二钱 紫蔻二钱 肉桂二钱 草果二钱 砂仁二钱 玉片★二钱共细末,每服二至三钱,白开水送下。

  ★古月:又名胡椒,一般指白胡椒。

  ★玉片:槟榔别名,另名大腹子、海南子、大片白。

  注:此方又兼治各种心胃痛,胀满不食。

  【卧则腹坠,肾泄★,久泄】

  ★肾泄:由肾虚闭藏失职所致的泄泻。其症为每于黎明时即腹痛,肠鸣,泄泻。又名五更泄、五更泻。

  方名:膈下逐瘀汤处方: 桃仁三钱研泥 丹皮二钱 赤芍二钱 乌药二钱 元胡一钱 甘草三钱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 灵脂二钱炒 红花三钱 枳壳一钱半 香附一钱半

  注:痛不移处用尽各方无效者,用此方。此方亦治积块。倘病人气弱,不任克消,原方加党参三五钱皆可,不可拘泥。亦治小儿痞块。治法为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三方轮服。

  【胃大寒,胸口痛】

  辨症:舌有白苔,不渴,鼻子不干燥,有时腹部胀满。有的症状,外表发烧,而内不烧,鼻子不干燥,不想喝水,真大寒也。

  处方: 香附十二克 良姜九克 白胡椒九克 生姜六克 木香九克 灵芝三克 大枣七个 煎汤服用。

  注:良姜治寒。胃大寒用热药,胃热用凉药。胃不得热症,多寒症;肝不得寒症,多热症,小孩多实症,易惊吓发烧。

  【消化不良】

  辨症:呕吐泄泻

  处方:胡椒三克研末,开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