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治“瘀热在里,身必发黄,”用赤小豆组成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金匮要略》以赤小豆组成瓜蒂散用以“治诸黄”,因“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之功,所以赤小豆能退黄之标,也能治黄之本。故我治疗急性传染性黄疸肝炎初期,常随证加入赤小豆,其解毒退黄之功更著。
如治曹某某,女,16 岁。头眩恶心,食欲减退,腹胀不适 10 余日,面目、皮肤及周身发黄,经医院检查为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因无病床,无法住院,建议中医治疗。望患者面色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明显,色鲜黄光亮。舌红苔腻,小便短赤。诊为湿热郁蒸发黄之证,治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处方】赤小豆 60 克(捣碎),神曲、山栀各 10 克,大黄 12 克,茵陈 30 克。7 剂。二诊时,黄疸明显消退。小便色转淡黄,尿量增多,其他症状亦大为好转,仍用前方,共服 14 剂,病情控制。后换方调理,一月后检查,黄疸消退,肝功基本恢复正常,病愈。
痈肿疮毒初期,局部焮热疼痛,以赤小豆研为细末,蜂蜜或凉开水调敷患处,具有良好的解毒、消肿、止痛作用;痈肿欲溃初溃,或脓出不畅,只要呈现红、肿、热、痛现象,仍用赤小豆捣散外敷以排脓消肿、解热止痛。我对此屡试屡验,同样可收到肿消痛止,脓去疮愈的效果。
——此文 1995 年 11 月参加陕西省首届民间中医学术会议交流,1995 年发表于《河南中医》杂志第 6 期第 4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