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产后虚寒虚热分别论治论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产后虚热,前则有三甲复脉三方,大小定风珠二方,专翕膏一方,增液汤一方。三甲、增液,原为温病善后而设;定风珠、专翕膏,则为产后虚损,无力服人参而设者也。古人谓产后不怕虚寒,单怕虚热。盖温经之药,多能补虚,而补虚之品,难以清热也。故本论详立补阴七法,所以补丹溪之未备。又立通补奇经丸[273],为下焦虚寒而设。又立天根月窟膏[274],为产后及劳伤下焦阴阳两伤而设也,乃从阳补阴,从阴补阳互法,所谓天根月窟间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也。

【点评】强调产后虚证应区分寒热论治。

对于产后虚热的治疗,吴氏综合了本书前已述及的一、二、三甲复脉汤、大、小定风珠、专翕膏、增液汤等滋阴七方,另立温补肾阳的通补奇经丸和阴阳互补的天根月窟膏,专治产后下焦虚寒、产后及劳伤下焦阴阳两虚的病证。这些论述充分表明产后病证应分别虚寒、虚热论治。但产妇血虚病证不少,这方面未有涉及是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