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承气汤方(治疗舌苔黄小便黄小腹痛屁多的便秘)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 (炙去皮) 枳实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初服更衣者,停后服,不尔者,尽饮之。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以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微有硬结的,为燥屎内阻、里实已成,可以用大承气汤攻下里实;如果大便不硬结的,是内无燥屎,不能用大承气汤。如果六七天不解大便,恐有燥屎内阻,预测的方法,可给予少量小承气汤。服药后如果屎气转动而放屁的,这是有燥屎的症象,才能够攻下;如果服药后不放屁的,则是大便初出硬结、后部稀溏,不能攻下,如果攻下就会形成腹部胀满,不能进食,甚至饮水就呃逆的变证。假如攻下后又出现发热的,这一定是燥屎复结,大便再次变硬而量较少,此时,应当用小承气汤和畅胃气而攻下。总而言之,如果服小承气汤不转失气的,千万不能攻下。(初头硬后必溏:胃寒湿气重)
阳明病,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谵语一般属实,郑声一般属虚。所谓郑声,是指语言重复、声低息微的症候。两眼直视谵语,并见喘和胀满的,属于死候,并见下利的,也是死候。
【倪海厦】什么叫谵语?就是胡说八道,属实证,谵语有以下的症状:
1.卧榻侧,如见鬼状:就是床旁边看到有鬼,别的地方都看不到。
2.骤见刀兵水火:有人拿刀要杀他。
3.途遇蛇虎:走在路上,忽然不要走过去,说有老虎。
4.似梦似醉:看起来好像清醒,又好像在作梦。
5.惊呼号叫。
这几种现象中医统称“谵语”,所以,谵语不只是胡说八道。
什么叫“郑声”?讲话反复重复,这是阳明的虚证,肠里面虚掉了,也就是空无一物,在极虚的时候病人会有郑声,郑声的症状表现:
1.忽在通衢:忽然感觉人在马路上。
2.忽浮大海:忽然感觉前面荒凉一片。
3.恍惚变迁:一直在交待事情。
4.欲回不得:可以感觉病人想跟你沟通,但是病人都没有办法回神。
5.口中呶呶不休:不是唠叨不休,是一直在讲话,又讲不清楚自己在讲什么。
阳明病,发汗多,若重发汗,以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发汗太过,或重复发汗,阳气大伤,出现谵语,脉象短的,属于死候;如果脉与证相应的,不属死候。
【倪海厦】体液损失太多,脱水了,可以输液补充电解质急救,同时内服独参汤。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伤寒表证,误用吐法或下法之后,病仍然不解除,出现五六天甚至十余天不解大便,午后发潮热,不怕冷,谵言妄语,如见鬼神一样。病情严重的,就会出现神志昏糊、目不识人、两手无意识地乱摸衣被床帐、惊惕不安、微微喘息、两目直视,如果脉象弦的,尚有一线生机;如果脉象涩的,属于死候。如果病情较轻,只见发潮热、谵语等证,用大承气汤主治。服药后,如果大便已通,就要停止服用剩下的药。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夜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zhān)语,小承气汤主之。
有阳明证的人,流汗很多,津液损失,肠胃中的津液缺乏,大便必硬,大便硬就会谵语(说胡话),用小承气汤治疗。
阳明病,谵语,发热潮,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象滑而疾的,用小承气汤主治。
阳明病,服承气汤后,不转失气,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服药后腹中转失气而放屁的,可以再服一升;服药后腹中不转失气的,就不要再服用。如果第二天又不解大便,脉象反见微弱而滞涩的,这是正气虚弱而实邪阻滞,正虚邪实,攻补两难,治疗起来十分棘手,不能再用承气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