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腹痛病,如何根据病人的脉象来鉴别是一般的腹痛,还是由寄生虫引起的腹痛?一般性腹痛的脉象应当沉或见弦,如果病人腹痛,脉象反见洪大的,是由蛔虫引起。患蛔虫病,口吐清水,胃脘部疼痛,发作有时,已用过一般杀虫药而未取疗效的,用甘草粉蜜汤治疗。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二两 白粉一两 (即铅粉) 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纳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止后服。
厥阴病,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抟,即为寒疝,绕脐而痛,手足厥冷,是其候也;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厥阴病,病人腹部疼痛,脉象弦而紧,弦脉为阳虚,卫气不行,所以怕冷;紧脉为胃中有寒,故不想吃东西,内外寒盛与正气相抟结,就成为寒疝。寒疝病脐周疼痛,发作剧烈时而伴有冷汗出,甚至手足厥冷,脉象沉紧的,用大乌头煎治疗。
【倪海厦】寒疝是中医术语,指因寒造成的肚子痛,肠子变寒;疝气,西医术语,小肠下坠入阴囊,小肠疝气。
大乌头煎方(可治疗危重病人出现频繁吐口水长时间低烧;倪师所说的乌头蜜)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
寒疝,腹中痛,若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寒疝(寒导致的肠子痛)病人,腹部疼痛拘急,牵连两胁下疼痛的,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分温三服。
寒疝,腹中痛,手足不仁,若逆冷,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者,乌头桂枝汤主之。
寒疝(寒导致的肠子痛)病人,腹部疼痛,四肢发冷,手足麻木不仁,如果又有全身疼痛的症状,艾灸、针刺及一般各种药物不能治疗的,用乌头桂枝汤治疗。
乌头桂枝汤方(倪: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变形,需3-6个月)
乌头五枚
上一味,以蜜二升,煮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倪海厦说2升水+5枚乌头煮成1升,过滤后+1升蜂蜜再煮成1升,这个就是乌头蜜)
病人睾丸,偏有大小,时有上下,此为狐疝,宜先刺厥阴之俞,后与蜘蛛散。
患阴狐疝气病的人,两侧阴囊一边大,一边小,有时在上面,有时在下面,这是狐疝(小肠疝气),先刺肝经的大敦穴、曲泉穴,让小肠复位(倪注),然后用蜘蛛散治疗。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 桂枝一两
上二味,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再服,蜜丸亦可。
寸口脉浮而迟,浮则为虚,迟则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寸口脉浮而迟,浮则为虚,迟则为劳;虚则阳气不足,劳是阴血不足。
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为气,数则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抟,即为消渴。
趺阳脉浮而数,浮是胃气盛,数是胃热,热则消谷善饥而大便坚硬,胃气盛则水湿之邪渗于膀胱而小便频数,小便数则大便更加坚硬,小便数与大便坚同时出现,就是消渴病。
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为气,数则消渴,小便多,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者,肾气丸主之。
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为气,数则消渴,患消渴病,小便反而增多,饮水一斗,小便也一斗,用肾气丸治疗。
肾气丸方 (饮一溲一,肾阳虚腰痛等;自闭症+覆盆子巴戟天;男子不能行房)
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牡丹皮三两 茯苓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一枚(炮)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渐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白饮下亦可。
消渴,脉浮有微热,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病人脉浮,小便不通利,轻度发热,极度口渴的,宜用利小便和发汗的方法治疗,方用五苓散。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