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经方首字母 医案|医话|讲稿 条辩 本草首字母 病类 典籍

第十讲 发表法概述(4)

郭生白Ctrl+D 收藏本站

  你说任何一个面都连着那五个面,这是一个大智慧。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个大智慧,就足够了,我们丝毫不敢贬低它,我们只有崇敬它。但是我们今天说本能,是说的它其中的核心。把核心拿出来说,并不是它那个本体不好,是我们有必要愿意知道它的核心,口口声声地提它的核心。我们并没有忘记它的整体。

  这一个中风一个伤寒就分开了,一个是解肌,一个发汗。不同的那个为什么是解肌,你看看,发热汗出,它自个出汗,它能出汗,能出汗为什么病不好?它的汗不够,它没有能力持续地往外排汗,一时间有汗,一时间无汗。

  为什么一时间有一时间无呢,因为它的体液不够,体液不支持一次排汗。这怎么办?所以仲景有一个方子,叫桂枝汤,方法叫解肌法。方剂暂时放下,一会再说。

  我们再说它这个发热,或者还没发热,这个人,必恶寒,它先发冷,它为什么先发冷,你看到已发热是它冷过去了。所以这个人没发热光发冷啊,很容易和阴性病混淆,所以告诉你,发热,或者已发热,或者还没发热,你看到的先是恶寒,一会热就上来,这恶寒是制造体温的。

  你看脉搏就不一样,那一个因为时时有汗,所以脉是缓的。缓是什么?慢,比较慢的,它为什么比较慢,它要不慢,它循环是充足的,它就有充足的体液排出来,病就结束了好了。因为它体液不够,所以它脉搏是缓的。

  但这一个太阳病,不管发热或没发热,它一定是恶寒的。恶寒的厌恶寒冷,全身颤抖怕冷,老想温暖,盖一个被子不再盖一个,盖三个被子还是颤抖。一会儿体温升上来了,这一种身体疼痛,头疼,腰疼,全身疼痛,我们看看现在全身疼痛是什么?都是病毒性感冒。

  就是不是感冒,其他的病毒性传染病都是全身疼痛。温病学上描写的脑炎这一类的疼痛,不说疼痛说身如背杖。过去有种刑罚叫背杖。中医有点象文学的味道。而且有充足的人性的味道。我不多说,有很多的味道。自己品尝。怎么说,说句粗说:看着过瘾那。别的医学没有,看着干巴巴的。

  汉代人比较朴实,说话朴实,做学问也朴实,这么大的问题,这么大的科学,张仲景就不说,就不把这个道理告诉,只是把这个事做出来。为什么啊我老想不通。是不是有一句话起的作用啊,过去说述而不作。

  52:00什么意思,光述不做,说别人说过的话,不创作,这倒是个毛病。《伤寒杂病论》是个最伟大的创作,是人类伟大的创作,以前以后没人能比,叫无与伦比,千秋万代,无与伦比。我看是这个份量。

  怎么这么早就遇到生命科学了?虽然它是生命科学。但是它不说。它就给你一出汗帮了你,一个麻黄汤到现在也不过两块钱,一出汗一个病毒性感冒好了,孩子明天上学去,大人明天上班去。你说他就没告诉我们这是本能系统排异,把事耽误到现在。

  这个脉紧,脉紧是脉管那个形态很紧张,那就是血流得很充实,但是脉管不放松,汗腺不分泌,出不了汗。这一个就用发汗法,这是发汗法的根据。还有一条,太阳病,发热而渴,变了,发热不恶寒,渴,和前面的不一样。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

  55:00后世到乾隆年代,温病学家贬低经典派,说张仲景不会治温病,那时候没温病,不管怎么说,有一个无谓争论,你贬低我我瞧不起你。我看这个没什么意思,张仲景不是不会治温病,说得非常好,一句话说死了,千秋万代谁也改不了,但是他没治温病的方子说出来,我看也不是。有治温病的方子。

  上世纪60年代,四川的一位中医蒲辅周,在中南海周恩来总理说把你从四川请到北京来了。在石家庄治脑炎,治了167例,全部治愈。没有用温病学的方子。他是用的伤寒论的方子白虎汤。谁说《伤寒论》不会治温病?这是两个学派互相争论,你贬低我我贬低你,这种贬低我看来看去,我看不出一点发展。

  你看看我那张小方子里头,干嘛用那么多的牡丹皮,还有怀牛膝,这个温病学看了也不顺眼,经典派看了也不认可,因为跟他们知道的那个不一样。

  他要问我的话,我就说,我不回答你,你看看吃了什么样,你另开一张方子,要比我的好,我管你叫老师,我把我那张方子撕了,我把你的方子拿出来,就这么点事,你要开不出比我好的一张方子,你认可也好,不认可也好,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