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经方首字母 医案|医话|讲稿 条辩 本草首字母 病类 典籍

第十讲 发表法概述(6)

郭生白Ctrl+D 收藏本站

  就是因为它有汗,但一定是浮的,如果脉不浮就不发热恶寒,发热恶寒一定是脉浮的,这是一个东西。如果脉不浮,脉沉,那可就不是,这一点一定要记住。脉沉发不了汗。也就说桂枝汤绝发不了汗。

  75:00以后我们要讲脉沉。刚才我们说内源性疾病和外源性疾病那个体温正常不正常,重叠不重叠。没有重叠。太阳病,这是外源性疾病,治错了,出了毛病了,一下子转向阴病,转向阴病的时候不一样。有的是突然转阴,就是因为这个(误治)。有的是转阴但还带着阳性过程没完全结束,有这个情况。

  所以我们说要具体地研究具体的问题,用具体的方法解决具体的问题,就是指的这一个具体的。还有阴性病转阳,也没有完全消失阴性病的特征,还带着一点,一看就是从阴性病发展来的,但是有一个东西,阳性病转阴是病进,厉害了,阴性病转阳是病退,接近痊愈。

  所以这个中间有一个过程,我们一定要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分析,不是象那一位说的,一个正常,模糊了,模糊什么了?它模糊了一个时间。这不得了。模糊了一个什么时间?什么时间也能被这个观念模糊?它模糊了病理时间。

  78:00所以这个一定是有汗的。发热恶寒脉浮有汗的,什么叫有汗呢?你看这么简单的事也要说吗?要!不是你水往下流叫有汗,水珠在这儿飘着在皮肤上沾着往下滴,不是。你看得这个皮肤是湿润的这就是汗,没汗的皮肤一摸干燥而光滑,有汗的皮肤一摸是漐漐粘粘的。

  80:00有汗没汗从细微上区别。一摸皮肤就知道有汗没汗。没汗的一摸是干燥光滑的。无法有几个词,咱区别一下。(无汗,汗不出,不出汗),无汗,我们是用了没有汗。汗不出,我们该有汗它没汗,叫无汗。我们用发汗的方法还不出汗,这叫汗不出。还有一个不汗出,也是没有汗,用没有汗来区别应该有汗而没有汗。

  82:00古代人因为写个字不容易,所以语言非常简练,但是意义里头的含量特别大,我们读古代的经典像读现在的小说一样,那是白费。古代的东西你读一千次一万次你还想读。

  为什么叫解肌法这个不用去理会它,它就是跟发汗法加以区别。它的内容就是增加体液。它用的这个药你仔细看看,然后你再回来再看看它这个病它这个方,你互相的对应,让方子和药去解释这个病,再用这个方法去解释这个方剂,你来回几个往回就明白了。这是读书的好方法。

  你要说你这个法好,我说行,你要说你这个法太笨,你再另创造一个好法。我知道今天这条路上没有省劲的道,没有近道,不绕远就不错了。与其绕一个大弯再回来,还不如在这儿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往前走,要好得多。

  甭想省劲,谁想省劲谁吃亏,你也甭着急,崩管什么时候能学会了。甭着急,到时候就会了,用上了。你们往前走,甭考虑。碰见什么了,迈不过去把它搬开,搬不开绕过去,反正是往前走。

  86:00这个解肌法就是一张方子—桂枝汤。这个桂枝汤是《伤寒杂病论》的第一张方子,这个第一张方子,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比喻它,光说好,怎么好法?

  你千秋万代你改不了这张方子。你想要让它再好一点不容易。你拿哪个东西来不是这样?可都可以互相理解,用这个来理解那个,用那个来理解这个。你再随便拿一个东西,拿一个小曲子,我给你十年的时间你变一个给我看看。

  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一共七个字,你再给我加一个字上去,十年功!一千次一万次在这里转,再转两万次还是那个(桂枝汤)。

  《伤寒论》真美,它这个美,不是色彩的美,也就是说不是声色的美,不是建筑的美,不是情感的美,它的深情厚义在疗效之中。

  它是一种理性的美,太伟大了,你百读千读不厌哪。咱们今天就说到这儿吧,下一周接着讲,对于这个问题你要多提问,你不用怕提得不好,你要多提问题,不要怕,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学生)郭老,你刚才说,阳病转阴就是加重,阴病转阳就是好转,有这么一情况,我们家有一亲戚,他得那个肺病,他平常待着没事儿,等到他一发烧的时候就是肺结核那什么之类的,那不是加重吗?我没反应过来。

  (郭老)肺结核了他是?

  (学生)对,他平常也有肺病,但他平常好像也没事儿。发热发烧的时候就送医院了,说是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