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经方首字母 医案|讲稿 条辩 本草首字母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第五章 太阳病理阶段的继发证(12)

郭生白Ctrl+D 收藏本站


 
十一、水 饮
 
    1、“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疼,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疼,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本条为太阳阶段并发水饮证。“下利呕逆”为水饮病的证状。太阳病宜汗解,水饮病须行水逐饮。若太阳表证未解不可攻其水饮。误攻则导致病情逆变。必待表解后乃可攻水。若其人漐漐汗出不恶寒,发作有时,是太阳表已解。水饮与痰不同。痰饮是脏器腔中的病理物----黏液病。水饮是潴留组织中的液体为病。痰饮与水饮病理机制不同,治疗上亦不同。
    太阳病之中风,证状表现为发热头疼汗出恶风,若并发下利呕逆是太阳并发水饮证。而水饮证亦有汗出头疼之证。但水饮证之汗出头疼不恶寒而且发作有时,心下痞硬而喘,胁下有牵引性疼痛,下呕短气等证。所以必待汗出不恶寒,才是太阳表解的证据。此条证脉象应沉而弦。太阳表未解脉当浮。参看《金匮》悬饮条。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分别捣为散。以水300毫升,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160毫升,去滓,内药末。强人服2克,羸者服1克,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1克。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按:十枣汤为全身性逐水剂。芫花消胸中痰水,心腹胀满,水肿。甘遂泄肾经水湿,治痰水留饮。大戟泄脏腑水湿,利二便。三味为散,可通澈表里上下内外一切水湿留饮。以大枣煮汤服药,取其通九窍和药力。平旦服即清晨早饭前服药。此时为人体机能一日之中最盛旺之时间,药效易发挥。
 
十二、滑脱
 
    1、“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本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是误下太阳而成,“服泻心汤”指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及半夏泻心汤等汤。服泻心汤治太阳误下而致心下痞硬下利不止是正确的方法。若复以他药下其痞硬,如此一误再误,必将痞硬益甚,下利不止。此证如胃肠虚寒无热的自是理中汤可治之证。若脉浮有热之痞硬下利乃可以甘草泻心汤等治疗。若无里热,亦无中焦虚寒之见证,只是下焦不固之滑脱下利,乃可以赤右脂禹余粮汤治疗。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肠固脱之剂,若服之利仍不止,当以泌别失职来治,用利小便分消肠中水分而止利。理中者以下十四字为后人所加注语。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224克碎  太乙禹余粮224克碎
上二味,以水1200 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
按:赤石脂温涩固肠止泻,治脱肛久利。禹余粮涩大肠治久利。此方为涩肠固脱止利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