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甘草粉蜜汤

临床使用经验或相关医案

()

  【典型医案]​

  蛔厥

  先母侍婢曾患此,始病吐蝈,一二日后暴厥若死。治以乌梅丸入口即吐,予用甘草15克,先煎去滓,以铅粉6克、白蜜30克调饮之。半日许,下蛔虫如拇指大者9条,其病乃愈。(曹颖甫:《金发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1959年5月)

  蛔虫病腹痛呕吐

  王氏妇,年20余,素有蛔虫病史,1943年仲夏,旧恙复发,脘腹耕痛,呕吐不纳,辗转反侧,坐卧不宁。自服山道年药片无效,嘱余诊视。以驱虫理气之剂,数服不应,患者固请别筹良法,因忆《金匮要略》有甘草粉蜜汤方,主治蛔虫病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者,曷与试之。遂用生甘草15克,煎汤去滓,加入铅粉5克、白蜜30毫升拌匀,煎如薄粥状,分两次温服。初服稍安,再服痛呕渐止,次·355·日大便排出蛔虫20余条,从此痊愈。(邵宝仁医案,录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 :14,1981)

  评议

  蛔虫病令人吐涎,乃是吐出清水;心痛亦非真心痛,而是指上腹部疼痛;由于蛔动则痛作,静则痛止,故其痛发作有时,此为蛔病腹痛之特点。甘草粉蜜汤方中用甘草、白蜜甘缓止痛;粉即铅粉,能杀三虫。合而用之,诱使虫食,甘味既尽,毒性旋发,而虫患乃除,又铅粉有毒,甘草、白蜜足以缓解之;待服药之后,蛔虫又可随大量白蜜之润肠通便作用而排出体外,立方用意颇为周到。但因铅粉毒性甚烈,故剂量甚小;且不宜多服,故方后注云:“差即止”​。但亦有某些《金匮》注家认为方中之粉当是米粉,本方不过是甘平安胃缓痛之剂。临床应用时,如患者已服过杀虫药而有中毒现象者,确可用米粉,借以保护胃气;如虫未杀死而无中毒现象者,则以铅粉少量杂于甘草、白蜜之中诱而杀之,尤为妥当。

  案一、案二之用甘草粉蜜汤驱虫,均用铅粉而不用米粉。甘草、白蜜诱之以其所喜,铅粉有毒折之以其所恶,先诱之而后杀之,真良方妙法也。现代常用本方治疗胆道蛔虫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