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竭。。[!--writer--]。别名 麒麟竭(《雷公炮炙论》),海蜡(侯宁极《药谱》),麒麟血(《圣惠方》),木血竭(《滇南本草》)血竭花
炮制
拭去灰尘,敲成小块,于冬季干燥天气,放在石灰坛内使燥,然后乘脆研末。
《雷公炮炙论》:"麒麟竭,欲使,先研作粉,重筛过,勿与众药同捣,化作飞尘也。"
归经
入心、肝经。
①《纲目》:"手足厥阴。"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手少阴经。"
③《本草新编》:"入肾。"
性味
甘咸,平。
①《雷公炮炙论》:"味微咸甘。"
②《唐本草》:"味甘咸,平,有小毒。"
③《本草蒙筌》:"味辛咸,气平,有小毒。"
注意
①《日华子本草》:"得密陀僧良。"
②《本草经疏》:"凡血病无瘀积者不必用。"
功能主治
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①《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创生肉。"
②《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
④王好古:"补心包络,肝血不足。"
⑤《纲目》:"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瘈疭。"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3分;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药内敷贴。
复方
①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麒麟血一两,没药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芷二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四服。(《圣惠方》麒麟血散)
②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过)各一两。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摘元方》)
③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真血竭,研为细末,温酒调服。(《朱氏集验医方》血竭散)
④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为末,吹之。(《医林集要》)
⑤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血竭(炒)二钱半,大枣二十个(烧为灰),干地黄半两(别为末)。上三味,都细研如粉,以津唾调贴疮上。(《博济方》血竭散)
⑥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血竭一两,铅丹半两(炒紫色)。上二味,捣研为散,先用盐畅洗疮后贴之。(《圣济总录》血竭散)
⑦治臁疮不合:血竭末敷之,以干为度。(《济急仙方》)
⑧治痔漏疼痛不可忍:血竭,为细末,用自津唾调涂,频为妙。(《杨氏家藏方》血竭散)
⑨治嵌甲疼痛:血竭末调敷之。(《医林集要》)
⑩治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麒麟竭一两,硫黄一两(细研)。捣罗为散,研令匀,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1.《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心痛,破积血,金创生肉。
2.《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
3.《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
4. 王好古:补心包络,肝血不足。
5.《纲目》: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瘛疭。
6.《纲目》:骐
黄芩。。。175、黄芩 【本经原文】味苦,平,无毒。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一名腐肠。
防己。。。194防己【本经原文】味辛,平,无毒.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通腠理,利九窍。生川谷。一名解离。
枳实。。。210枳实 本经原文z】味苦,寒,无毒。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生川泽。
香蒲。。。62香蒲【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坚齿明目聪耳,久服轻身耐老。
桔梗。。。272桔梗【本经原文】味辛,微温有小毒。治胸胁痛如仪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生山谷。
禹余粮。。。12禹余粮【本经原文】味甘寒,主咳逆寒热烦满,痢赤白,血闭,症瘕大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