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诃梨勒

诃梨勒朗读
诃藜勒,本草释名是诃梨勒,一名诃子,梨、藜异名而同类,梨音厘,梨从利从木,利字之平声。

诃梨勒详情

  诃藜勒,本草释名是诃梨勒,一名诃子,梨、藜异名而同类,梨音厘,梨从利从木,利字之平声。殆木主疏泄,致下利奔放如直竿,故取象于梨者欤。厥阴篇所为利疾不胜书也,梨亦主利,​《别录》称梨性冷利,多食损人,谓之快果,快果二字,可为冷利写照也。诃子最反对下利,古方苛读诃,与可字有深意,以其形圆,可以止直利,其味涩,可以止快利。勒字亦有义,如勒马之勒,络马头而引之,谓之络马勒衔,力挽其头,令勿前进也,勒上即所以勒下,本方上取兼下取何待言。一味取十枚作何用?十居中,煨之亦欲其先受气于稼穑也,得十枚诃子以圆转木气,使之曲折向下,不致大泄而流,诃子故以梨勒得名,曲直者木之性,罢极者木之情也。何以不为汤而为散邪?服药一旦藉地气以上行,使勒住天气,一面散布药气如雨下,落中土之边际,从水道而下归于坎泉,绕出肾窍以禁制其下利,用能更新大便于无形,此又逆取下利法,由魄门止利其道近,魄门独为五脏使故也。且令本方气味,不复还入胃中,尤为法外法。观顿服不曰分温再服可见矣,又不限于分寸匕,不曰利止余勿服,是顿服无余药可知,妙有粥饮在,和服云者,令散粥交融如水乳,始则以粥饮为护送,令胃中受药散之赐而不觉,再则啜粥或不止一次,而服散仅一次,过去之药力不留中。粗看之一若本方为敷衍气利而设,吾谓功成而弗居之仲景,往往自韬其制作之精,致上池仙露,无从饷馈于人间,为可惜耳。

诃梨勒相关的方剂

  • 诃梨勒散

    猜你喜欢

    157【干姜本经原文】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珠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
    22【本经原文】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肾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
    ()
    208【本经原文】味苦,寒,无毒。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生川谷。一名木丹。
    ()
    124【本经原文】味咸平,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
    ()
    71五味子【本经原文】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酸,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
    272桔梗【本经原文】味辛,微温有小毒。治胸胁痛如仪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生山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