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麻黄汤

曾荣修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麻黄汤出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中篇。本方是为太阳伤寒表实无汗脉浮紧而设。太阳之经统摄营卫,乃风寒始入之两途,风邪伤卫寒邪寒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慓疾,统气而行脉外,其疏泄而属阳,邪之犯也易,邪犯之则有汗,为虚邪,营气专精统血而行脉中,其体固密而属阴,邪之犯也难,若邪犯之则无汗为实邪,其病机由于寒邪伤营,其病也重,故仲师设此方为解表逐邪发汗之峻剂。

【方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方义】方中麻黄辛温开腠理,发汗散寒为主,桂枝辛温而甘,可增强发汗解表之力为辅,寒邪束表,肺气不宣,故佐苦温之杏仁,助麻黄宣肺降逆平喘,使甘草甘温和中,助麻桂和营复表,助杏仁缓急止喘,全方组织严密,用之得当,一战邪解,用之不当,则往往召祸。

曾某某 男 50 住电信路八号

1977 年 3 月 10 日,应邀诊治,发病两日,卧床不起,初未介意及至今日,病情加重,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呻吟不已,如同被杖,恶寒、身拥厚被仍寒,无汗、不喘、不咳,脉浮而紧,苔白。

【辨症】太阳伤寒症具。

【治宜】麻黄汤解表逐邪发汗。

【方药】麻黄20g 桂枝10g 杏仁10g 甘草10g。一付

1977 年 3 月 11 日,身疼好转,仍未出汗。原方一付。

1977 年 3 月 12 日,汗出诸症悉愈。

【分析】此案麻黄汤如此大剂,服一剂后虽身疼有好转,但仍未出汗,其寒邪之重可知,此类太阳伤寒症门诊,病人少见,因病重卧床不起。

麻黄汤为治疗伤寒的主方,太阳伤寒症,乃因风寒外袭,肌表受邪,卫阳被遏,正邪相争而致。其风寒束表,外闭卫阳,内郁营阴,是本症的主要病理表现。寒邪凝滞,性主收引,其病主痛,寒邪袭表,营阴郁滞,经脉拘紧不舒,故见诸痛,痛是寒邪为病的特点。其痛的部位又与经脉循行有关。本症以无汗脉紧为主要脉症特征。故又称为太阳伤寒表实症。麻黄汤,以麻黄辛温开腠理,散风寒,解表发汗,其性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肺平喘,故麻黄为主药。麻黄虽曰散寒,实为泄邪,虽曰解表,实为开肺,风寒外散,表闭得解,是治疗感寒的第一要药。桂枝解肌祛风,助麻黄发汗,麻桂并行,则发表散寒之力更强,杏仁外能发表散风祛寒,又可宣肺平喘,甘草甘平调和诸药,甘能缓急,麻桂泄必得甘草以监之,以防过汗而伤正。诸药合用,为发汗散寒,解表逐邪第一峻剂。本方熬药时须注意:①先煎麻黄去上沫,免令人发烦,张锡纯说:麻黄发汗力甚强烈,先煮之去其浮沫,以减缓麻黄发表之性也。②本方只宜于暂用,不可久服,一汗出,则不须再服,如汗后不解,则当以桂枝汤代之。

【适应症候】

1.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

2.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3.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4.太阳病 10 曰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若胸满脇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5.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故也。麻黄汤主之。

6.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7.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8.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9.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禁忌症候】

1.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2.淋不可发汗。

3.疮家虽身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4.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则额上,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5.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慓而振。

6.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

7.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8.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肘后备急方》:治卒上气,鸣息便欲绝方,即用本方捣为末温服方寸七日三。

《外台秘要》:深师麻黄汤。疗新久咳嗽,唾脓血,连年不差,尽夜肩息,于本方去杏仁加大枣。治风水,身体面目尽浮肿,腰背牵引髀骨不能方用麻黄五两(去节)桂枝四两生姜三两甘草一两(炙)附子二枚(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声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蜷,咳嗽多痰,胸闷气短,于本方去桂,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且麻黄杏仁甘草三味生用,加生姜。

《伤寒来苏集》:治冷风哮,与风寒湿三气成痺等症,用此辄效。

《眼科锦囊》:治风热所侵而眼目赤肿,生障翳者。

《伤寒大白》:仲景治北方冬令,太阳经恶寒发热,头痛脉浮无汗之症,以麻黄桂枝发营卫之邪,从皮毛外出,又恐肺得风寒而闭郁。故用杏仁宣肺,以开泄皮毛。

世谓麻黄汤专能发表,不治他病。不知此汤合桂枝汤名麻桂各半汤,用以和太阳留连未尽之寒热。去杏仁加石膏合桂枝汤名桂枝二越婢一汤,用以解太阳热多寒少之寒热,若阳盛于内而无汗者,又有麻杏石甘汤以散太阴肺经之邪,若阴盛于内而无汗者,又有麻黄附子细辛甘草汤以温散少阴肾家之寒,等加减施治,岂只如此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