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卷五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263-272 条)

高齐民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4.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268.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269.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271.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272.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