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九
论二首笔者补之 脉证十二条 方五首
黄帝问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发病惊骇。”《素问·金匮真言论》
黄帝问曰:“生者何如?”岐伯曰:“不远热而热至……热至则为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眶,瘛肿胀,呕,鼽衄头痛,骨关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闷之病生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急饮过度所致也。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
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 麻黄等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柏叶汤方
柏叶 干姜各三两 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黄土汤方亦主吐血衄血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赤小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三两原缺分两据《千金方》补入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泻心汤方亦治霍乱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