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23.虎潜丸

焦树德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成方切用》)

提要

虎潜丸(壮骨丸)

健步虎潜丸(健步壮骨丸)

补益丸

龙虎济阴丹

比较壮骨丸、大补阴丸

本方中成药现已改称壮骨丸。

龟板(酥炙,现用龟甲)120g黄柏(盐酒炒)90g当归(酒洗)45g知母(盐酒炒)90g熟地黄90g牛膝(酒蒸)60g白芍(酒炒)60g锁阳(酒润)45g豹骨(酥炙)30g(原为虎骨,现虎骨禁用,改为豹骨)陈皮(盐水润)60g冬月加干姜15g共为细末,羯羊肉1000g,酒煮烂,捣为丸,酒煮米糊为丸亦可,如梧桐子大,每服9g,空腹时,淡盐汤送下。现多改为炼蜜为丸,每丸9g,每服1丸,每日2次。

本方主治肾阴不足之筋骨痿软、足不任地、不能步履,亦可用于腰膝酸软、骨蒸劳热等肝肾两虚,精血不足之证。

肾为作强之官,若肾虚精枯,髓不能满,精血不足,湿热风毒乘虚侵袭,则腰酸筋软,不能步履,肾水不足,火旺烁阴,湿热相搏,筋缩骨软而腿不能用等证作矣。方中以黄柏苦能坚肾,清阴中之火,燥骨间之湿,为治痿要药;龟板性秉阴最厚,善通任脉,大补真阴,故以二药为君,一以治标,一以治本,即奇之不去则偶之也。辅以熟地黄填肾精以助龟甲,知母清肺热以助黄柏;牛膝入肝肾舒筋骨;豹骨驱骨间风热;更以归、芍养血荣肝;恐纯阴无阳则无以生发之气,又以锁阳以温之,用羊肉亦是“补之以味”之意。以上皆血分药,故使以陈皮行气疏肝,气行血行,筋骨得荣,诸证自除。全方意在纳气归肾,故原方以“潜”名之。

我曾用此方加南五加皮(注意,不可用北五加皮)、苍术、鹿角胶(或霜)、川续断、杜仲、炙山甲、党参、白术、焦神曲等,改为汤剂,治疗进行性肌萎缩属于肝肾虚证者,取得了一定效果。

我也曾用本方加川断、金狗脊、附子、肉桂、肉苁蓉、巴戟天、红花、钩藤、防风、乌蛇等,治疗脊髓痨走路不稳或步履艰难者,有较好效果。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我对脊髓侧索硬化症而见腰酸腿软、两足无力、步履困难、二便不能自主、尺脉沉弱,属于肝肾两虚证者,曾用此方加肉苁蓉、附子、肉桂、川续断、茯苓、炙山甲、地龙、槟榔、补骨脂、红花之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有的患者可恢复到生活自理,上街购物的程度。

因为本方主用于治疗两腿痿弱,步履乏力,故以往又称为健步虎潜丸,现称为健步壮骨丸。原方出于《丹溪心法》,后世又有加味、变化。

朱丹溪于本方再加白术、茯苓、甘草、五味子、菟丝子、紫河车,名补益丸,用于治痿。

本方中加龙骨,名龙虎济阴丹,治疗肾虚火旺之梦遗、早泄。

本方与大补阴丸(黄柏、知母、熟地、龟甲、猪脊髓)均为补肾阴的名方。但大补阴丸偏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而致的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劳嗽盗汗、咳血、吐血、足膝疼痛等症;本丸则治肝肾阴亏之筋骨痿软、腰足瘦削、步履困难,甚或下肢痿软不能行走等症。

脾肾阳虚,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