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白芷川芎甘草茯苓当归肉桂白芍半夏各90g橘皮枳壳麻黄各180g苍术720g干姜120g桔梗360g厚朴120g上药共为粗末,每服9g,加生姜3片,水煎服。
本方主治寒湿为病。功能解表散寒,温中消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或素有寒、食、气、血、痰五积。症见恶寒身热,头痛身痛,无汗,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妇人经水不调,舌苔白腻,脉象浮迟或浮弦,重按乏力等。
方中以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干姜、肉桂温里散寒,共除内外之寒,为主药‘甘草、白芍和里止痛,苍术、厚朴平胃土而散满,陈皮、半夏行逆气而除痰,为辅药;芎、归、姜、芷入血分而祛寒湿,枳壳、桔梗利胸膈而除满闷,为佐药。茯苓利水化湿,为使药。诸药共组成表里双解、气血同治、痰食并消、兼能调经的方剂。
本方与防风通圣散同为表里同治之剂,但本方为解表温里,防风通圣为解表攻里。
参苏饮(方见后)虽然也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之证,但主用于老年人或虚弱之人,既受外邪,又无力抗邪外出。方中有人参匡正祛邪,发散之中又寓有益气扶正之力,本方则解表、温里、消积,无益气之功。
内有蕴热,外受风寒者,忌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