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8.茯苓丸

焦树德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全生指迷方》)

半夏60g茯苓(乳汁拌)30g枳壳(麸炒)15g风化硝(如一时找不到,也可用芒硝)7.5g生姜汁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姜汤送服。

本方主治因停痰阻滞经络,而两臂疼痛,或抖掉不能举物,两手疲软无力,背部凛凛恶寒,脉象沉细之证。

痰饮伏留于内,停滞于中脘,脾失健运,脾主四肢,脾气滞而不下,故上行攻于两臂,令人肩臂酸痛,手指握物无力,或攻胀不适,不可误以为风邪,实为伏饮停痰所致,胖人更应注意。此时治宜祛饮除痰,可用导痰汤加木香5g、片姜黄10g、生明矾3g、郁金10g,煎服,同时送服本丸。如痰涎重者,也可改服控涎丹(见下方)5~10丸。攻逐停痰伏饮后,则可使两肩臂轻松,两手有力。

此方以半夏燥湿痰而和中焦,为主药;茯苓渗利水湿而助脾运,为辅药;枳壳宽胸行气通肠,为佐药;风化硝味咸软坚,去停痰坚积,为使药。更用生姜汁制半夏之毒而加强半夏除痰之力。诸药相合使痰行气通,肩臂之痛胀麻疲自除。

由于目前此丸在药店中不易购得,我在临床上遇到茯苓丸证常改用汤药,把本方的组方用药精神运用到汤药方中,也收到了良好效果。我常用的处方如下:半夏9~12g,茯苓9~15g,化橘红12g,胆南星6~9g,炒枳壳10g,炒枳实6~9g,香附10g,广木香6g,片姜黄10g,桑枝20g,郁金10g,炒白芥子5g,生明矾2~3g,元明粉6g(分2次冲服)。

组织此方,我把二陈汤、导痰汤、茯苓丸、白金丸、星香散、控涎丹几张治痰方的精神,集中于一方之中,所以常收理想疗效。但如痰证严重,须用攻泻痰浊者,仍应加服控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