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12.痞气丸

焦树德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东垣试效方》)

川黄连24g厚朴15g吴茱萸9g土炒白术6g黄芩6g茵陈(酒炒)4.5g炮姜4.5g砂仁4.5g人参3g茯苓3g泽泻3g制川乌1.5g川椒(炒)1.5g肉桂1.2g巴豆霜1.2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g。每服1~2丸,一日1~2次,以大便溏软为度。

《难经》五十六难中说:“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大如覆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本方乃李东垣先生为治脾之积“痞气”所制的丸药方,主治心下痞满、堵闷,饮食迟消,食思缺少,上腹部有积块,生在胃脘部者。如积块不是生在上腹中部而在左右胁下者,不是本方所主治之证,此是必须注意分辨之处。

本方以黄连泻热燥湿,专治心下痞(《伤寒论》各个泻心汤都用黄连),为主药。厚朴、砂仁舒肝行气,调中除满;人参、白术补脾扶正以祛邪气;川椒、吴茱萸温脾祛寒;姜、桂、川乌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共为辅药。茵陈、茯苓利水除湿以实脾;黄芩泄热以存阴,共为佐药。巴豆霜能消有形积滞,斩将夺关,其性下行,乃消积先驱,为使药。

本方的特点是以血分药治痞满(黄连、黄芩、枳实、川乌、肉桂、川椒、吴茱萸、巴豆霜皆血分药),并指出“若全用气药则痞益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故而主张以黄连、黄芩、枳实之苦以泄之,厚朴、半夏、生姜之辛以散之,人参、白术之甘苦温以补之,茯苓、泽泻之淡以渗之,上下分消而除痞满。若认为脘间痞堵有块而专用破气攻下之品,只顾一时痛快,却误犯东垣先生治痞之戒。东垣曾说:“痞满皆血证也,下多亡阴(指攻下过多可使脾胃水谷之阴亡失)。”认为心主血,心虚而邪陷于血分,致心下痞满,故以血分药理脾胃而消痞满积滞。这也是李东垣先生诊治脾之积所具有的独到见解。

我曾用本方随证加减,治愈肝硬化患者的肝大症,今介绍一典型病例如下:

史某某,男,30岁,工人。1958年曾患肝炎,1961年在北京某医院发现肝大,经反复检查,诊断为肝硬化,经中西药治疗无效,且症状愈来愈加重。遂于1962年4月5日来我院就诊。主要症状为胃脘发胀,两胁胀痛,左侧较重,腹鸣大便溏,一日2次,两眼眶疼痛,经常鼻衄,全身倦怠乏力,脊柱上半段疼痛,下午五心烦热,夜难入睡且多梦,面色晦黯,舌质边尖绛红,苔白,右脉弦滑,左脉弦。尤为突出的是胃脘处有一大痞块如覆盘(肝大),横径(左肋弓下缘和左胸骨旁线交点处与右肋弓下缘和右乳中线交点处)12.5cm,直径(剑突下正中线处)8cm,质较硬,表面光滑,压痛(士)。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化验结果:血清总蛋白72.0g/L,白蛋白38.5g/L,球蛋白33.5g/L,麝浊20u,麝絮(+++),谷丙转氨酶290u。中医辨证为脾之积——“痞气”。当时认为积块(肝大)为渐积而成,不能朝夕可去,须渐渐消磨,若攻之太急,反伤正气,正伤则积愈痼。故先用调肝和中之法,佐以软坚消积、疏达气血之品。服用汤药,同时配用“烂积丸”(其组成为黑丑、山楂、陈皮、枳实、青皮、大黄、莪术、三棱、槟榔、红曲,醋水泛制为小丸),每日2次,每次3g,随汤药服。治疗一个半月,症状有所减轻,但未全消,痞块(肝大)略见缩小(横11cm,竖6cm),肝功能也有好转。根据前人治积经验,认为汤剂能荡邪,适用于快速解决问题的情况,对于消除积块,则不甚相宜。丸药徐徐而化,药力缓缓而行,可使积块日渐消除。考虑到本患者,自觉症状已减,但肝仍很大,宜改用丸药为主,以消除积块。再者,从烂积丸的药味来分析,药力过于克消,不适于久服、单服。因而根据李东垣“痞气丸”方随证加减,配制丸剂常服。处方如下:黄连15g,厚朴9g,吴茱萸4.5g,白术6g,黄芩6g,茵陈9g,茜草根3g,炮姜4.5g,砂仁3g,人参3g,茯苓4.5g,泽泻3g,制川乌2.5g,川椒2.4g,莪术6g,三棱6g,皂角刺3g,海藻6g,大腹皮6g,昆布6g,生牡蛎9g,焦神曲9g,枳实7.5g,巴豆霜(研入)1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日2次,每次1~2丸,以大便通畅、溏软为度。服用本丸后,诸症均减轻,肝大不但缩小,而且变软。仍守本方稍事加减(例如:有时加桂枝、鳖甲、山楂核、香附、红花,去大腹皮、昆布、海藻;有时加乌贼骨、炙山甲、川木通等)。共配制丸药8次,服用15个月,自觉症状全消,面色光泽红润,身体健壮,痞块明显缩小,横径7.2cm,竖径3.1cm,肝功能检查也逐步趋于正常,血清蛋白正常,麝浊5单位,麝絮(+),谷丙转氨酶124单位。此时又根据《黄帝内经》“大积大聚,衰其大半乃止”,施以调理中焦、健运脾胃则痞块不攻自能逐步消除的训嘱,嘱病人停服自制的丸药,改服香砂养胃丸(白术、茯苓、香附、砂仁、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木香、山楂、神曲、麦芽、藿香、莱菔子、枳壳、半夏、党参,共为细末,水泛为小丸),每日2次,每次5~6g,温开水送服。

1968年秋随访:早已停药,参加全日正常工作已数年,一般的体力劳动均能胜任。查体:肝仅能触及,质地柔软。身体很健壮。1971年10月再访:数年来一直参加正常工作。查体:肝已不大,无所苦。1975年5月又访:身体健壮,工作正常。

我用“痞气丸”方随证加减治疗肝大(以左叶大明显者)在心下中脘部者多例,均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对肝有良性肿物,出现“痞气”证者,随证加减,也有良好效果。谨提出供大家参考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