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肿与下痢的幼儿(译)
患儿为四岁的幼儿,平素顽健而饮食旺盛。虽时患风邪发热,服用麻黄汤,或安静二三日便自痊愈,所以好久没有请医师。
此儿忽于1937年2月患百日咳,此后时起下痢,食欲不振,虽然卧床,但元气尚佳。然而7月28日夜半,忽然陷于危笃状态,乃打电话邀我往诊。
既至,患儿颜面苍白,全身轻微浮肿,脉则现迟弱之象。据其母云:自一星期前即觉其食欲明显减退,惟喜饮水而已。虽没有呕吐,但水状性下痢日二三次。腹部虽然膨满,但软弱,且可证明振水音。小便多,且呈澄清之色。无热。自前日间元气稍衰,一日中惟有静卧,至夕刻突现脱力之状,晚餐未曾食,而紧闭双眼与静卧懒动。手足温、无汗。
经过诊察,对此患儿该用人参汤呢?或五苓散呢?颇感迷惘。若从尿量多及脉迟弱两点着眼,似乎该用人参汤;若是从口渴欲饮水这种症状看,又是五苓散证。依《伤寒论》的原则,人参汤与五苓散证的鉴别是在欲饮水与不欲饮水之差。
于是,经过思考,先以五苓散一剂服与之。明日,其父来院谓药全部服后,没有任何变化,也不见得有元气。因此,作人参汤五日份与之。人参汤服用后的第二日排有形便,食亦稍进。其后浮肿渐次减退,气血渐复。至8月27日的最后五日份服完后,气血大佳,体重也增加得多,遂停药。我因此例可以说,得着对于食欲缺如,只欲饮水的症状,而可以用人参汤收效之经验。我感觉对于脉象依然是重要。又小便量多而浮肿这一点,也是与五苓散证完全相反。五苓散证的浮肿,其必发症状是:小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