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经脉循人身之背,固护一身之表,外邪入侵,太阳经首当其冲,邪气犯及太阳,邪正相搏,而成太阳病。
太阳病的临床见证主要以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脉浮为主,但由于外感邪气性质轻重的不同,以及受病体质的个体差异,在实际临证当中所显示的症候不尽完全相同。但无论何病,只有兼有以上主证,或病邪从外来者,皆可按太阳病辨治。
太阳病包括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变,并与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互为表里。太阳经统摄营卫,是六经的藩篱,为六经的最外屏障。外邪入侵,先犯太阳,外邪自肌表皮毛先入,也称表证。
太阳病虽属皮表之病,但也不可小觑,若邪盛正弱,或治不得法,失治、误治,常可出现病邪逆转,深入心肾,出现神昏谵语、汗出厥逆等危候。因为太阳之里,即是少阴。病邪实,则邪在太阳,正气虚则邪入少阴。所以治疗太阳病,即宜时刻固护少阴二经,使疾病消灭于太阳领地,故《内经》早就提出“善治者,治皮毛”。
太阳病的治疗,应以“治未病”的主导思想,在经宜汗,腑证宜利,其他如兼证、变证、类证,则宜“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