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1.太阳病气喘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李某某,男,32 岁。2010 年 11 月 20 日诊:患者形体盛壮,但平时感冒受凉容易咳嗽,常持续多日方愈。今 1 周前受凉后头痛,鼻塞,发热恶寒,随即出现咳嗽。在某医疗门诊治疗,静滴头孢类针剂,服化痰止咳冲剂等药。4 天后,恶寒发热,咳嗽等证见轻。但仍头痛,兼见气急喘息,胸膈满闷。痰多而黄,脉象浮紧。望其舌谈润苔薄白。病虽七八日以上,仍在太阳一经。证属寒邪束表,肺气被阻之像。《伤寒论》曰:“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此证似之,随处以麻黄汤加味:

  【处方】生麻黄 10 克,桂枝 10 克,杏仁 12 克,甘草 6 克,厚朴 12 克。3 剂。并嘱先服 3 剂,服完后再看。

  再诊:气喘大轻,胸闷咳嗽亦减,唯初诊时的黄痰现已变为白痰、青痰,舌谈润苔薄白,脉弦。此为外寒渐除,内饮复现之证,改处以小青龙汤加厚朴。

  【处方】炙麻黄 10 克,桂枝 10 克,干姜 10 克,半夏 12 克,白芍 10 克,炙甘草 10 克。五味子 6 克,厚朴 12 克,细辛 5 克。5 剂。

  三诊:咳喘其本消失,气已不喘,偶尔咳嗽。饮食较前改善,食量增加。诊见头昏,汗出,脉弱无力。再予桂枝汤加味以调和营卫,扶助正气以达余邪。

  【处方】桂枝 10 克,白芍 12 克,炙甘草 10 克,厚朴 12 克,杏仁 10 克,干姜 10 克,五味子 10 克,大枣 4 枚。嘱服 5 剂。

  【按语】太阳之气从胸而出,阳明亦主膺胸。胸乃太阳之里,阳明之表,故称太阳阳明合病。但其病的重心仍在太阳,是太阳表邪外束,肺气被阻。邪气不能外达,势必内壅致其胸满,法宜“从外之内者治其外”,故麻黄汤为的对之方。唯是此病初诊痰多而黄,黄痰主热,因而首诊时使用麻黄汤也颇费踌思,最后舍此“孤证”而从众证。实践证明,此黄痰或由于寒邪外束,肺气被郁而成。外寒一散,郁热亦随之而消,才露出此病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