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3.阳明病小便不利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曹某某,男,78 岁。离休。小便不利,尿血月余,经 B 超、造影检查,诊断为肾肿瘤。因年事已高,患者及家人不愿手术之苦,居家调养。近四五日来,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加重,有时纯为血尿,腰痛,心烦口渴,夜不成眠。邀中医出诊:患者面色黧黑,舌红苔少,小腹膨隆。询得食欲尚可,发热不恶寒。右肾叩击痛,小便淋漓有血,有时全然为血,脉象细数。遂按阳明病水热互结,邪热灼阴动血施治:处以猪苓汤加味。

  【处方】阿胶 20 克(烊化),生地 20 克,滑石 20 克,白茅根 30 克,猪苓 10 克,茯苓 12 克,生蒲黄 12 克,泽泻 10 克,琥珀 3 克(冲)。

  3 剂服后,腹满消,小便通,血尿减少至消失,病人夜能安寐,病情暂告缓解。又予上方 3 剂以巩固治疗。

  【按语】阳明病,邪在上焦的,可用栀子豉汤、瓜蒂散吐而越之;邪热郁于中焦,可用白虎汤、竹叶石膏汤、葛根芩连汤等清解胃热;邪已入腑,热结于里者,可酌用大、小承气等方以下夺,是故上越、中清、下夺为治阳明病三大法。阳明病邪热炽热,热盛灼津,津液常显不足,因而发汗,利小便为阳明病的两大禁。然而,若阳明邪热与水互结于里的,水热不去,里结日久,亦可伤津。故治以滋阴利水清热,以达到利小便清火而存津液的目的,所以,柯韵伯谓猪苓汤是治阳明的权巧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