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透表法方论
透表汤治温病:透表兼顾活血补液解肌
透表排异汤治疫病:透表时注重活血
银翘汤治颈项以上红肿热痛:透表时注重向下排异
1. 透表汤治温病:透表兼顾活血补液解肌
①辨证与处方
辨证:温病,咽喉肿疼为特征的病毒性感冒
透表汤
金银花30克 连翘30克 牛蒡子30克 牡丹皮30克 桃仁20克 红花20克
芍药30克 甘草15克
便秘,加紫草20克;无汗,加葛根40克、桂枝20克;舌质绛红,舌干唇燥,加生地、麦冬各30克。
②透表法病势:血液通过微循环透表排毒
今天我给你讲透表。我这个人有个毛病:我要看书跟走路一样,有个挡着我的地方,我弄不开,我不往前走。我领悟了这一点,为什么温病要忌汗,要外解而且最忌汗。这吴鞠通这个话说的太精辟了!他多么精辟?他没有认识到本能,这是他那不足的那一点。“透表”这两个字啊也很好!“表”是什么呀?表面。“透”是透出来。汗,不能叫发汗。发汗是从汗腺排出汗来;它是透表。它为什么忌发汗?这个表,不光是汗腺哪,有一些微循环在表面呢。它这个毒啊,就要从血液里面分离出来,从微循环里排出来。起一个丘疹,出来这么个东西,干燥、脱落。见过麻疹的人我一讲就明白,没见过也不要紧。你记住,你见了你再明白。他吃了药干嘛呀?我告诉你,他可不是让你发汗。他也不太清楚,我断定他不太清楚,为什么呀?他要太清楚了以后啊,他这张方子还要好。他知道不能发汗,还得要从表面出来。你看他用的什么药啊?牛(蒡)子。这个牛(蒡)子,本草上因为这一点写着啊,能发疹,能往外发疹子。它怎么能往外发疹子啊?赶到了我这儿,我有点变化。我用了一些破血、活血的药,效果特别好。头一味是牡丹皮,(金)银花、连翘是要用的,牛(蒡)子一定要用的。但是我用的桃仁、红花、牡丹皮、紫草,我把他那个方子一改,效果比他那好的多。为什么呀?我明白了这一点,它是从血液里头往外排,血液里头从微循环往外排。这个微循环呢,不是光是这个皮肤表面,我可没见:我听见我的老人说,连肠子内部的表面都出疹子,连肺里都出疹子,不光身体这个表面。
为什么怕发汗?一发汗就淹死了。不是淹死,是一发汗就出不来啦。为什么呀?一发汗,体液丧失血液浓度增高,这个血液的循环就困难啦。这个毒啊再分离出来就出不来啦,必死!一定要用活血的药。(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这是向外透的,不是发汗的。牡丹皮,是活瘀血的,紫草也是,桃仁也是破血的,红花也是活血的,当归也是活血的,所以它中心在血。最忌的是发汗。为什么都是从表排出来,又忌发汗呢?我说过,不知道你还有印象没有?如果你要出汗给它:血汗同源,血里头失去大量的水分,血液浓度增高,不利于排异,排不出来了。过去的大夫,一看你出汗了,(说)这疹子淹死了。这个表述虽然不让你满意,但是他把道理给你说出来了。他没有说,你失掉了大量的津液,你血液浓度增高,不利于循环,不利于排异。要当初要是这么说过,就用不着我今天再说了。他当初就说把疹子淹死了,没(法)治。这个我见到的是很多很多的。不能出汗,绝对不能出汗。
③透表汤的组方与加减
一个代表方子,透表的一个代表方剂,这个方子并不是这药都开上。一般的(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牡丹皮、桃仁、红花、芍药、甘草,就够了。如果大便秘结,不用大黄,用紫草。(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这是透表的。再加(牡)丹皮、桃仁、红花、紫草,来活血的。因为发热就有向外的趋势。恶寒是不明显的。发热也是阵发性的,一阵儿高,一阵儿低的。有时候自己也有一点汗,也可以说是基本上是没汗的。如果说这个人这个皮肤不是很干燥、光滑,就不必用再向外发散的药。如果一点汗也没有,皮肤很干燥,也可以用葛根,也可以用一点桂枝,那就是桂枝、芍药、葛根、甘草加(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这个汗能淹死疹子,能造成血液浓度增高,并不是一点汗就能增高,就说出汗出得多。说有一点潮乎,不会是那样。不会造成血液浓度提高,这个透表法也是要机圆法活,也不是死法。主要是有向外透表的药,也有一些活血的药。要如果是舌质绛红、干燥,舌干唇燥,要如果这个样,你一定要加凉血的药,多加生地、麦冬、牡丹皮、紫草。透表法的方子加牡丹皮、紫草,特别是要大便干的、没大便的,紫草要多加一点,从血里头往外排。因为这个东西,这个向外和向内,你不要自己制造矛盾。排异系统是没有矛盾的。肠的内表面,胃的内表面也是表。在透表这个过程里面,这也是表。尤其是麻疹,不是光在周围皮肤上出,胃肠的内膜上都有,肺脏器都有,都要发生丘疹,都要向外排异。内也是向外,外也是向外。一个管子,从这一面向外,里面也向外,出来了,不是向外吗?唯有麻疹,是这种表现,我们从这种表现,看到麻疹的本质是对病毒的排异。
你看看就知道,麻疹没有不咳嗽的,没有不流鼻涕的、不打喷嚏的,眼也流泪,还呕,有的还下利,特别的难受。为什么?都在排异,内部也在排异,体周围也在排,这是一种病毒的特征。这种病毒,我们的排异反应就这么对待它,就这么个排法,这一定要记住。你在搞不清楚的时候,你就先用(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葛根,或者再加一点桂枝、赤芍都可以,要取微似汗,好了甭说了。一发汗血液浓度增加,不利于血液循环,就不利于透表。在这个病人发烧期间,有下利的,不要去用药止利,他这是排异的。你可以用黄连,不要用别的药去止利,有呕的也不要用半夏去止呕,不要管他。有的是没大便,大便干,你就多用点紫草,还是活血的排异的。这三个连起来,这算是一个向体表排异的一个小体系。大家想想,哪个地方还有不清楚的?不留夹生,一定要彻底的说清楚。
如果确定了就是要出麻疹,但是这个人大便秘,不可以加知母,一再申明要用紫草!(金)银花是花,连翘是种子的壳,牛(蒡)子是种子,三个在我心里头和本草上写的不一样。我说给你。花这个东西有一种香气,香气对于人体,或者是物体穿透性非常强。你要不信,你就试试,凡是香的东西都是花,凡是花都香,凡是香的穿透性很强。我们从嘴里喝下去以后,很快就穿透到我们体表了。连翘也有这个作用,因为它是果壳,它是种子的壳,它也有这种向外穿透的作用。牛(蒡)子更甭说,这个力量特别大。但这三个没有一样的东西是一样的。这三个合起来算一个:透表。我要用于透表有这三味药,准有治血的药,活血的药,让它上微血管往外排去。这三味药跟它是这样。再一个,这是我的习惯,尤其用透表的方法。你再找一个比它好的,我告诉你,直到今天我没找到。
④服用透表汤期间多喝结构水。
再就是血液浓度增高,就补备一些体液,再一个结构水最好可以喝点。比如说甘蔗、梨、荸荠、藕汁,属于一些植物的结构水,这个水是最好的,吸收的最快,代谢的也最快。甚至于这个水,走到哪就润泽到哪里,因为它这个渗透性非常强,比那个小分子团的水还好。温病上有个五汁饮,以前我对于这个方子不怎么看重它,后来知道这个方子非常重要。因为它都是用的结构水。你像那个麻疹,那个猩红热,脑炎,这个病你看着很吓人,听着也很吓人,实际上也很简单。你只要保持着大小便通畅,皮肤不是有汗,润泽,体温不是太高,不是太高,37、38度,有时候就37度,或者是37度多。在这个体温下头,皮肤是润泽的,口腔是有津液的,就这么着保护着。三天就见疹子,见疹子避开冷风刺激,不吃不喝难消化的东西,可以吃流食,不可以吃难消化的,吃流食多喝水,要结构水是最好,小分子团的水也非常好。
注:郭老在这一节以“麻疹”为例解说“透表”的病势和注意事项。他多次强调的“忌发汗”是指不可出大汗,但可以“取微似汗”;在“取微似汗”这一点上,无论是麻疹和温病,还是病毒性感冒,还是普通感冒,道理是相通的。这也是郭老创设“感冒模糊方”的理论基础之一
⑤甲流方
辨证:甲流(H1N1流感)。
甲流方
金银花 30 克 连翘 30 克 牛蒡子 30 克 牡丹皮 30 克 桔梗 30 克
怀牛膝 30 克 甘草 13 克
发烧,加葛根 40 克:大便干燥,加紫草 15 克、知母 30 克;拉稀(便),加黄连 15 克、黄芩 20 克。
这是一个没有胃疼和下利的方子,不要用生姜、半夏止呕,你知道为什么?呕是一个排异反应,那是上冲的一种势力,不要去镇压它。如果拉稀(便),你加 15 克黄连(打细),20 克黄芩:要是没有下利,就不要用黄连。如果有便秘,加 15 克紫,20 克知母。这个牡丹皮和桔梗,是给嗓子咽喉消肿的,明白吧?把肿消了,所以不要去止泻。要是大便干,加紫草、知母,效果会更好。
2. 透表排异汤治疫病:透表时注重活血
①麻疹(脑炎)和感冒的区别
脑炎跟麻疹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它们都是要透表的。
感冒跟麻疹有什么区别?第一,从发烧上看麻疹。麻疹的体温不是很高,最高也不过三十九度。而且它是阵发性的,一会高,一会自个就下去了;第二,麻疹没有鼻寒,没有身疼、头疼,麻疹症状是轻微的;第三,麻疹有咳嗽、喷嚏、眼泪都有,往往还有下利。下利,不是每一个都有,是常常发生,不是必然发生,是或者有;第四,麻疹发烧,开始短时间的发冷,过去以后不再发冷,只是发烧;第五,麻疹口腔是干燥的,它有一种势力是上冲的,没有汗;第六,麻疹脉搏是脉数,不是脉浮;第七,头一天你也可以看看他口腔粘膜有充血没有,第二天更应该看。麻疹常常是孩子不觉,大人也不知道,突然看见出疹子了。其实孩子体温也不高,还玩儿呢,自个儿就好了。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排异也可以发烧,也可以不发烧,不是必然发烧。但是不发烧的,会在没有发现之中这个过程就结束了。
②麻疹等烈性传染病就用透表排异汤
但是对于这个,你不要随便地让他发汗,桂枝汤、麻黄汤都不可以用。不要随便发汗,你可以怀疑他是麻疹。在麻疹流行期间,村子或者学校已经有孩子有麻疹,又看见这种发烧的孩子。你可以怀疑他是麻疹,你可以给他药吃,他可以平平安安地把毒排出来。这个方子,我现在给你写出来。
透表排异汤
金银花 30 克 连翘 30 克 牛蒡子 30 克 牡丹皮 30 克 当归 20 克 红花 20 克
桃仁(打)20 克
大便秘者,加紫草 20 克;下利者加黄连 20 克;其它别的烈性传染病,属于透表的都可以用这张方子。
这个紫草,10 到 20 克,要是一般,就是 10 克,这个孩子要是如果大便秘,20 克紫草,用紫草通大便。别的不能用。要是下利,拉绿屎、拉稀屎,黄连 15 克,这是下利,不下利不用黄连。咳嗽、喷嚏、呕,等等,这个不能止,不能止咳,不能止呕,不能止吐,一切向外的排出,不能用止。因为它都是排异的。
③麻疹(瘟疫)的预防与护理
如果说麻疹流行,怎么预防?可以啊,如果在流行麻疹的季节,或这个环境里头,孩子可以用这个小方做预解,预先把毒解了。这个小方一天喝一次。这个方子可以喝三天。
预防瘟疫方
紫草 10 克 升麻 10 克 连翘 30 克 牛蒡子 20 克
分三次服用,每日一剂。
麻疹的本质是什么?病毒。我们看到我们的本能是什么?排异。听明白了不?麻疹,这一个是不能错的,一开始你就要用透表的方法。这个样的病人,不要吃东西,尤其消化困难的东西,肉类、油炸的、肉类、臭的臭鱼、臭虾、臭豆腐、臭鸡蛋等等一些臭的东西,绝不能吃。
我治这个病,常常啊,我让他天天烧一炷香。什么香啊?我配的一个香,这屋里特别香。闻着这个香味以后,就是通窍的,这是一张方子(见“疫病方论”)。
3. 银翘汤治颈项以上红肿热痛:透表时注重向下排异
①辨证与处方
辨证:急性咽炎、慢性咽炎、牙龈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红眼病。体温不低于正常,咽部有充血,发烧,咽喉红肿,咽疼,有白色分泌物,化脓,大便干;颈项以上红、肿、热、痛,都可以用这个方子。
银翘汤
金银花 30 克 连翘 30 克 牛蒡子(打)25 克 牡丹皮 30 克 怀牛膝 30 克
大青叶 30 克 桔梗 20 克 紫草 15 克 甘草 15 克 葛根 40 克 知母 30 克
大便不干,去知母;大便秘结,加大黄 10 克;口渴,加石膏 40 克;嗓子疼得厉害加山豆根 15 克;急性咽炎分两次服;慢性咽炎,去掉紫草、知母,分三次或四次服。
②脖子以上红肿热痛都可用
这个银翘汤呢,它不是银翘散,这是我们组织的。你看这个方子治什么呀?咽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反正就是这个又红、又肿、又热的。这是说的头部,在颈项以上出现这些症状。那红眼病,咱不也是用过吗?把这个方子简化一下,加了大黄。这个方子,就是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这一类的病,还包括牙龈炎,又红又肿又疼。你看看哪一张方子该加大黄?凡是有肿块的,大便秘的,大便秘结,大便干燥表述不同都可以加大黄,加紫草。有紫草,可以加大黄。治的病这不就多了嘛!如果大便不干,每天有两次,你可以去了知母,去一味通肠的药,吃上边这些,这个药还是排异的。
这个病毒,它有一个特性,它是要从血里头往外排。要透表,(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山豆根,透表的方法。桔梗,牡丹皮,这是排异的,从大便排异的。紫草是通肠的,它这个通肠有消肿的能力。桔梗也有消肿的能力,它是往外排的是痰,就是分泌物。这张方子是透表排异法。要是慢性的,你最好别那么用。说是不是也有效?也有效。你把它,这个是分两次用的,要是慢性咽炎的这方子,也可以分三次分四次,那就必须把知母和紫草去掉,慢性的。
③银翘汤是融合伤寒温病的再创作
对于急性咽炎,伤寒论的方子,有桔梗,甘草,知母,石膏;温病学上的是(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山豆根。我的这一部分是把伤寒论一部分拿来,温病上的一部分拿来,我组合起来,加上了一点东西,方义是透表。
透表的东西就(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清热的是知母、石膏;桔梗、甘草是局部的往外排脓的,没有脓当然不排脓,排什么啊?化脓以前是什么啊?血,还没化脓呢,我们不能等到化脓了再治吧,越早治越好。那些有毒的血,充在这儿,让它向外排,向下排。向外排的是桔梗、甘草。
向下排的是什么?是牡丹皮、牛膝、紫草、知母,这是向下排的;如果要没渴,不怎么喜欢喝水,石膏可以不用。大便如果不秘,没有便秘,知母也可以去了。留下的这几味,份量呢,(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牡丹皮、怀牛膝、大青叶各30克,山豆根15-20克,桔梗20克,甘草15克,紫草15克,这个方子对于急性咽炎,往往是一次,一副药就好,吃两副药的有,少。这个方子我告诉你,非常的平和,非常的安全,效果非常好。有便秘用知母,没便秘去了知母,口渴用石膏,不渴不用石膏。如果用知母30克,石膏40 - 50克都可以。别看石膏,非常平和。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这三味组合得非常好。我留下一部分,你回去在本草上查一查,最好的一部本草是增广《本草纲目》。因为它自从《神农本草经》以后,历朝历代修订本草都有记载。你看看这三味药,这个透表后面尽治些什么病。你就悟出一个道理来,这叫透表!牡丹皮、桃仁、怀牛膝(注:《伤寒论》并未用牛膝),这三味药是《伤寒论》上的。《伤寒论》上对于有充血的的肿物,用它叫破血或者叫化瘀。不管叫什么,就是把这个充血的肿物排出去。所以我用了温病上三味透表的药,把这个调子定住。加用了三味活血化瘀的药,帮助它从血里排异。后面桔梗、甘草这两味,是《伤寒论》上的,是治咽喉的,排脓的。山豆根这一味也是温病学的,常常用它治嗓子的。还有一味,知母,这是我在对伤寒论的理解,用在这张方子上是通肠,我不是通大便,不是下法,也不是通法,是通肠,还是通大便,就是要比用大黄的方子要轻。为什么要轻?因为向下同时都是向里,就是避讳:如果向下的作用太大,导致了病毒向里,少用了一味,知母。如果说这个人大便干燥,知母可以多用,如果大便不干,一天有两三次大便,知母还可以不用。
④红眼病方:颈项以上的红肿痒疼
辨证:红眼病或其它颈项以上的红肿痒疼
颈项以上的红肿痒疼,排异通道是大小便而不是体表,但此疾病位不在肺,在头部,调理思路是活血破血、引血下行,而不是透表。
郭老说,机法圆活,法无定法。同样是红眼病,既可用“银翘汤”,也可用“红眼病方”。前者活血引血下行的同时重在透表,后者重在活血和引血下行。临证时用哪个方,要看其病势之细微区别。当然,随机用这两个方治红眼病,也无不可,也能好病。
红眼病方(郭老自拟方)
大黄10克 牡丹皮30克 茯苓40克 泽泻30克 桂枝30克 甘草15克
大黄促进肠胃蠕动,通大便,这会导致血液下趋。血液下趋则使头、目部血在循环中向下行。眼部的充血在大黄的作用下循环量提高。牡丹皮能使头、目淤积的充血性肿大破解,在大黄造成循环下趋的状态中,增强循环。眼部有异物的血下行,下部无异物的血上行,在眼部形成新陈交换。桂枝助牡丹皮通行血脉。茯苓、泽泻利尿,把血中异物从尿中滤出。共同完成眼部血中排异物的活动。
服药后忌食:腥、荤、肉、蛋、乳品、辛辣、过咸品类,忌烟酒、疲劳,以静养为佳。
编者按:
透表一词来自吴鞠通,透温病学派将透表系列加减方用于温病治疗。郭老充分肯定温病学派的疫病治疗的贡献,总结自己治疗麻疹、脑炎、流感的多年临床经验,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透表法:
对于疫病,郭老在重用金银花、连翘、牛蒡子透表同时,加入“牡丹皮、红花、桃仁、当归”等药物,特别注重活血以改善微循环,发展出“透表排异汤”;
对于病毒性感冒(流感),郭老融合伤寒与温病,在透表时兼顾活血补液解肌,发展出“透表汤”;
对于以颈项以上红肿热痛为特征的急慢性咽炎、牙龈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红眼病等,郭老在透表时注重用牛膝、牡丹皮、紫草、知母等辈向下排异,发展出“银翘汤”;
文中用“温病”指代包括流感(病毒性感冒)在内的所有传染病,用“疫病”一词指代烈性传染病。
发汗法和解肌法通过汗腺排异,透表法则是通过血液微循环排异;
流感和普通传染病的治疗思路是透表兼顾活血补液解肌;
烈性传染病(疫病)的治疗思路是透表时特别注重活血破血;
以急性咽炎为代表的颈项以上红肿热痛治疗思路是透表时注重向下排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