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先文正公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诚以医能生杀人,其功直侔于相耳。然余常^{②}谓相之回邪者,无论矣,即名贤遭时遇主^{③},致位辅弼,亦往往不能遂其所欲为。若张九龄之厄于林甫,李纲、赵鼎之厄于咸阳者,指不胜屈。转不若良医之学,成名立可以惟其所欲为,而间或撰述,尤足以传后世,则其为功大矣。余少时喜手录诸书,每于稗史中见所载名医方剂,辄抄撮成篇^{④},然试之或多不验。盖余于^{⑤}阴淫寒疾、阳淫热疾之不同,素所未讲,则其择之固不精也。
桂岭黄君澹园,为予壬子典试粤西所得士。予主讲端溪,君方宰灵山,扁舟访予,江上出其所辑《静耘斋集验良方》一书,分门五十有六,细目三十有九,为卷八,为字二十六万有奇,自卫生以至邪崇^{⑥}怪症杂方,无乎不备,其用心抑亦可谓勤矣!昔陆忠宣公贬忠州,畏谗不敢著书,地苦瘴疠,只手抄古今集验方五十篇以示乡人。唯其医国之志,有所未惬,故孜孜寄意于医人也如是。澹园方历任县宰,有循名,非复留意于避谤,而簿书①之暇,专精治是书者。其所生之乡,所治之地,皆近于蛮烟荒箐,瘴疠为多,而又夙研《素问》之精蕴,因出其治人之余方,为济人之善术,而皆集其已验,择之必精。此正东坡所谓,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已出者也。澹园将付之剞劂,以序为请,余嘉其济人利物,可以远及后世,非若良相之功,仅在一时者比,故为之序以传之。
时乾隆二十八年岁在癸未秋七月
浣浦范咸序
① 序:乾隆本序缺,据嘉庆本补。
② 余常:光绪十八年(1892)《临桂县志·卷二十一艺文》著录《静柢斋集验方》序言作“予尝”。
③ 主:嘉庆本作“至”,形近致误。据光绪十八年(1892)《临桂县志·卷二十一艺文》著录序言改。
④ 篇:《临桂县志·卷二十一艺文》著录序言作“编”。
⑤ 盖余于:此三字后至“也如是”,嘉庆本缺页,据《临桂县志·卷二十一艺文》著录序言补。
⑥ 祟:《临桂县志·卷二十一艺文》著录序言作“崇”,形近致误。
① 簿书:官署中的文书簿册,借指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