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汤方(倪海厦用此方治疗肾结石、膀胱结石、尿路结石,加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效果更佳;可治疗继发性高血压,低压较高者)
猪苓一两(去皮) 茯苓一两 泽泻一两 阿胶一两 滑石一两(碎)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阳明病,汗出多而口渴的,属汗多津伤、胃津不足的口渴,不能用猪苓汤治疗。因为猪苓汤能够通利病人小便,使津液进一步损伤。
阳明病,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脉象浮而迟,外有假热内有真寒,腹泻完谷不化的,用四逆汤主治。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人参二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
阳明病,胃中虚冷,不能食者,不可与水饮之,饮则必哕。
如果胃中虚寒不能进食的,不能让他喝水,饮水后就会出现呃逆。
阳明病,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衄。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够饮食的,为阳明气热炽盛,气病及血,迫血妄行,就会出现衄血。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𢙐,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明病,经用泻下法治疗,身热未除,手足温暖,没有结胸的表现,心中烦躁异常,嘈杂似饥而不能进食,仅见头部汗出的,用栀子豉汤主治。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胸胁胀闷不除的,为少阳之邪未尽,宜用小柴胡汤治疗。
小柴胡汤方(可用来治疗脑部积水,要用生半夏)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阳明病,胁下痞硬胀满,不解大便,呕吐,舌苔白的,为柴胡证未除,可给予小柴胡汤治疗。用药后,上焦经气得以畅通,津液能够下达,胃肠机能得以恢复,就会周身畅汗而病解。(濈然汗出是阳明病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即连续不断的一阵接一阵的微汗出。是一种蒸汗。)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涕,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阳明中风,脉象弦浮而大,全腹胀满,两胁及心下疼痛,按压很久而气仍不畅通,鼻中干燥,无涕,嗜睡,全身肌肤及目都发黄,小便解出困难,发潮热,呃逆不断,耳前后部肿胀(腮腺炎、肝硬化、肝脾肿大均会出现耳前后肿)。证属三阳合病,治疗当先用针刺法以泄里热。刺后里热得泄,病情稍减,而太阳、少阳证未除,病经过了十天,脉象弦浮的,可给予小柴胡汤以解少阳之邪。
【倪海厦】耳前后肿:扁桃腺发炎、淋巴结肿大、腮腺炎都会有这个症状,可针刺放血,内服小柴胡汤。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如果服小柴胡汤后少阳证已解,只见脉象浮等表证,无其他经见证的,可给予麻黄汤治疗。如果病情恶化,出现无尿、腹部胀满并且呃逆更甚的,属不治之候。
【倪海厦】若不尿,腹满加哕者:肝硬化腹水的一个症状,腹部胀满且不停打嗝,无小便,可用分消汤治疗,用药3天左右小便可排出,肝癌初期可治,中晚期不可治。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
动作头痛,短气,有潮热者,属阳明也,白蜜煎主之。
一动弹就头痛,气短,每天都有潮热,属于阳明病,白蜜煎主治。(这是大便不通利造成的,浊气上冲头部所致头痛。)
白蜜煎方
人参一两 地黄六两 麻仁一升 白蜜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