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汉。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胡希恕:
这就是一般疮痈的脉证。“浮数”,就是表有邪,脉浮而数嘛。依法“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这是痈脓之变。前面咱们讲肺痈,你们看看,桔梗汤不就是吗(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桔梗汤证它是脉数,振寒,这是有脓的反映,它(不是常规的热证)不发热。这就是古人说的疮热,它在内里头,外面不发热,而反恶寒。这就是一般发疮热的一种反应。“若有痛处”,假设身体有哪个地方疼,肯定那地方要发痈,“当发其痈”。
倪海厦:
『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照理说如果病人无汗,脉又很数, 理当发热的,结果病人不但不发热,反而恶寒,就是病人身上患有脓 疮的疾病。当皮表有痈脓时,我们体内的阳会出来相抗,此时病人就 会感觉到身冷,脉浮就是病在表,脉数就是有热,所以这是表热要发 出来的现象。此时如果皮肤表面尚未见到脓出现,但是如果病人有痛 处,这痛处里面就是脓的所在,将来痛处一定会发瘫,里面的脓会透 出皮表的。脉浮而且紧,加上恶寒身痛才是麻黄汤证。
首先呢,大家来看这个条辨,他说脉是浮数的,应当发热,诸位在读伤寒论的时候,唉,老师这个脉是浮是数代表病在表嘛,对不对?照理说是发热,发热啊就是表证啊,可能是麻黄汤,可能是桂枝汤,可能是葛根汤,不一样。现在呢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就知道他是有痈,痈就是里面化脓了,哦,化脓了,所以脓是在体表,你只要摸到浮数脉,代表病在表,病在表,哦,那正常如果是感冒就会发热,但是没有,而且他不但的怕冷,而且有痛点,你一摸他的皮肤,哎,我痛在胸部这边,痛在背后,或者是痛在手臂这边,就是那个地方要准备化脓了。
连建伟:
本条是讲痈肿初起时的脉证以及它的病机。痈肿初起的时候,往往见到浮数脉。脉浮主表,脉数主热,凡是见到浮数脉,往往是外感的表证。现在这病人有发热,但发热不是很重,主要是“反洒淅恶寒”,老是一阵阵的怕冷。脉数是应当发热的,但现在主要是以怕冷为主,为什么怕冷?因为长疮痈是由于营卫气血的不通。正因为营卫不通,所以要出现发热恶寒。辨证的关键是四个字:“若有痛处”,如果有疼痛的部位。长疮痈的部位一定会疼痛,手上长疮、大腿长疮,或者是背部长疮,总会有一个痛处。这痛处便是辨证的关键。有痛处说明那个地方有热毒,热毒使营卫运行不畅,所以出现发热,恶寒,而且以恶寒为主。再加上脉浮数,脉数主有热,长疮痈往往是热毒;脉浮,病在表,疮痈开始的时候长在皮肤之上,在表。所以有痛处,再有发热、恶寒,而且脉浮数,往往就是长疮痈的先兆。
我记得在1973年时,曾看过一个农妇,她的脉很浮数。她告诉我老是怕冷,也有一点发热,但不明显。但我当时没有临床经验,毕竟三十多年前,年纪还轻,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就没有问她有没有痛的部位。她也可能难为情,年纪比较轻,也没有说。后来过了一个星期,她跑来跟我说是得了乳痈,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是急性乳腺炎。长疮痈一开始脉浮数,主要是恶寒,所以加个“反”字,“反恶寒”。再有局部疼痛的部位,往往就会长疮,“当发其痈”。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疮痈”,指一切的疮疡,属外科疾病。身上长疮,会肿,会烂,就叫疮疡。《说文》:“痈,肿也”,局部会肿起来。《金匮》第十七篇以前讲的都是内科疾病
仲景之伤暑的条辩:相关经方《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
仲景之温病的条辩:相关经方《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白虎汤》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栝蒌桂枝汤,栝蒌桂枝汤方》
仲景之伤风的条辩:相关经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
仲景之寒病的条辩:相关经方《理中汤,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