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牡丹汤方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个 瓜子半升 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肠痈病,上边举了薏苡附子败酱散证,那是化脓之后而且有些虚衰的反应。那么在起始的时候,是不要排脓的,底下这段就是在起始。“少腹肿痞”​,少腹就是小腹了,有肿块,痞就是痞块。​“按之即痛”​,痞块那个地方,拿手一按就疼,就是现在说的阑尾炎那个情形,疼啊,往前阴牵引疼,就像淋疾似的。但是淋疾呢,小便是不利的。而此条为“小便自调”​,与淋还是不一样的。痛的情况,拿手一按,引至于前阴那样子疼,就像是淋证那种疼,但是它是小便自调的。“时时发热,自汗出”​,说明是里热了,阳明病,发热汗出嘛,阳明病法多热,这是里热,所以发热而汗出,但是不像阳明病那个实热,它不到那个程度的,所以它有点“复恶寒”​,这也是蕴脓反应的样子。“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如果当时我们诊察脉迟而紧,紧是实象,说明里头还是实而没有完全化脓,和我们上面所说的(薏苡附子败酱散证)​“腹皮急,按之濡,无痞块”还不一样。大黄牡丹汤有痞块。如果脉迟紧,这是脓未成,这是没有问题的。“可下之”​,就是用大黄牡丹汤。​“当有血”​,这个时候肯定有瘀血,那么下的当然也是瘀血。​“脉洪数者,脓已成”​,假设脉洪数,那肯定脓已经成了,不可下。“大黄牡丹汤主之”指着“可下”​。这个“不可下”​“脓已成”要活看。你们看大黄牡丹汤方后的说法就明白了,它说“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可见大黄牡丹汤也排脓,它有冬瓜子,冬瓜子排脓。“脓已成”​“脓未成”啊,只是没有完全化脓。比如说像上边薏苡附子败酱散那种情形,那万万“下”不得了。那么有一些是已经有脓了,但是没全化脓的时候,吃大黄牡丹汤还是无害的,还可以的。脓已成,如果完全化脓的情形,那就是不可“下”了,你看这方后语就看出来了,它是有这层意思。大黄牡丹汤这个方子也很常用了,桃仁、丹皮都是祛瘀的药;冬瓜子是最有作用于痈脓,它能够消肿排脓;大黄、芒硝就是消炎祛热了。这个方药并不只是治疮痈,我们祛瘀血的时候,假设要是特别里头有热,可以用它。其他脏器有炎症,疼得比较厉害也可以用大黄牡丹汤,我不断用它,像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时候,以及有关胰腺的一些病都可以用。不过我们用这个方剂的时候,如果病不单纯是一个方证的时候,你单纯用一个方证是不起什么作用的。比如说肠痈,有些胸胁满、呕恶等情况,就是恶心、要吐,你配合大柴胡汤就特别好使。只是用这个方剂(大黄牡丹汤)​,有效是可以有效,但不是太理想。而且结果也是一样的,像我说的无论是胆囊炎,或者是胰腺上的其他一些毛病,因为部位的关系,发作的时候大概都现柴胡证的多。所以,我每每都用大黄牡丹汤,这个方子很好使的。尤其急性胆囊炎,疼得相当凶啊,​(用大黄牡丹汤)百发百中,你们可以试验。但要是变成慢性的(胆囊炎)就不行了,那就不是它(大黄牡丹汤的适应证)​。我们现在所说的盲肠炎,用这个方子是相当稳当。这咱们在临床上屡试屡验,没有遇到不好的。

  倪海厦:

  倪师看到的本条也与胡老看到的不一样,与两条部分内容估计弄混了 :肠痛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濡,时时发热,自汗出,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大黄牡丹汤主之;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

  脓成或不成,其实都要靠大黄牡丹皮汤。介绍这条辨之前,我要 先给大家一个概念,前面一直没有跟大家讲过。在小肠进入大肠的地方,有一小段叫做蚓突,大肠的最下方叫做盲肠。如果西医说这个人 得到急性盲肠炎,就是指蚓突这个地方发炎了。西医是开刀将蚓突切 除掉;中医是使用大黄牡丹皮汤来治疗,张仲景开出大黄牡丹皮汤, 就是针对急性蚓突炎用的。我是不赞成西医开刀的,因为开完刀后没 了蚓突,你就以为这辈子就不会再发蚓突炎了。你错了,因为盲肠还 在,里面还在是会有大便累积,于是右腹时常会隐隐作痛,这时西医 就叫做慢性盲肠炎,就是仍有宿便堵在那里,此时大黄牡丹皮是无法 将之清出来的,需要靠别的药。大黄牡丹皮汤专门只能清除蚓突这一 段的发炎,也由于大黄牡丹皮汤是在紧急发炎时用的,所以用牡丹皮、 桃仁,丹皮破血瘀消炎,桃仁也是破血,这两个药同用能够清除肠里 面淤积造成的发炎。加大黄,芒硝,再加冬瓜仁,为什么要加冬瓜仁? 因为肺跟大肠是表里,我们希望同时能够增加肺的津液,加冬瓜仁能 够清除肺热增润津液,使病人胸阳的热可以往下走。往往得到急性盲 肠炎时,病人同时也在发高热,就是肺在发热,肺的热是大肠的浊气 往上升进入到肺之后才产生的。西医开完刀后病人躺在病房中,还时 常是在发高烧,这样很容易得到感冒,也时常会转成肺炎。张仲景很 聪明,有预先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在大黄牡丹皮汤的处方中先加了 冬瓜仁在里面。这五味药没有加甘草,外面的中医师是什么药方都加 甘草进去,紧急的时候甘草还开多些,理由是甘草可以解毒。事实上 正好相反,此方如果用甘草后,大黄、牡丹等的药力就到不了这里, 进不了蚓突这一段。紧急的时候你如果开的大黄只有三分,芒硝只用 两分,这会害死人的,因为剂量太轻。紧急用时大黄开到五钱、六钱 都没有关系,剂量要开重,应急时才可以解除危机。桃仁我们也可以 用到五钱,丹皮用五钱,大剂的用不要担心,芒硝可以用到三钱,冬 瓜仁可以用到一两,重用冬瓜仁,可以把肺气往下降,高热就退去了。 此外肺的力量集中到下焦去,可以让药力直接进到蚓突里面去,让病 人大肠有力量能够从蚓突里面将浊物挤出来,因为冬瓜仁能加强肺气 下降的力量,所以要重用,这是治疗急性盲肠炎的唯一处方。怎么知 道是盲肠炎呢?方法很多了,像压病患足三里下的阑尾穴,如果有压 痛就是盲肠炎了。急性盲肠炎有时会让病人痛到在地上打滚,这种痛是剧痛,右腹下方的地方痛的很厉害,右腿弓起来比较舒服些,这些 都是急性盲肠炎的症状。如果病人跟你说:「医师,我的盲肠已经被 切掉多年了,可是我的右小腹常常还会隐隐作痛。」这就是还有宿便 累积在此的症状,此时就是下个条辨要讨论的问题了。

  接着下来呢,大家看这个条辨,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濡,时时发热,自汗出,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大黄牡丹汤。如果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这个腹部呢,大黄牡丹皮汤,专门治疗肠痈,就是急性盲肠炎,那老师,你怎么知道他急性盲肠炎?他有实症在这边的时候,当然,痛是第一个啦,第二个,你看看这病人,他右边嘛,他把右脚弯起来,那个病人弯右脚干嘛?他弯起来比较不痛,肠痈,那如果医生不知道,这个病人怎么老是把脚弯到?你还不知道,其实就是肠痈,肠痈的人腿一定弯到,还有呢足三里下一寸的地方就是阑尾穴,那这种痛症我们检查非常快,你轻轻一按他就痛,如果变成脓成的时候,破裂掉的时候,痛没有了,没有的时候,你一摸上去,这里是烫的,处方就分开来了,所以强烈的痛的时候,诸位呢用大黄牡丹皮汤。那老师,我不想用中药,干脆开刀算了,这个阑尾呢把它开掉很简单嘛,盲肠炎就是小开掉,你如果开掉了以后,你以为好了,没有好,开掉以后呢,这个宿便还是堵在这里啊,这个没有了,慢慢越来越大,然后后来大肠头变成一个袋状的东西,在那边,停留在这边,那小肠呢,大便从这边出来,直接上去了,这个下面的这个地方就一直根深蒂固的留在里面,隐隐做痛的时候,这就是慢性盲肠炎,慢性的,所以在盲肠这一段,阑尾这一段没有啦,你切掉啦,哦,盲肠这一段,那问题更多,所以说我们有几个处方,第一个如果是在阑尾这边的时候,怎么诊断?刚才讲过,处方呢就是大黄牡丹皮,如果阑尾没有发炎,在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怎么处方?后面都有介绍,大家看大黄牡丹皮汤,大黄呢4钱,牡丹1钱,桃仁呢你可以用3钱,冬瓜仁3钱,芒硝呢2钱,这个大黄,芒硝不煮,其它药6碗水煮2碗,芒硝呢2钱分两包,冲服。这个处方吃下去以后,大便会清出来,痛一直会消,就症就清在这个阑尾的地方,那你如果说,病人躺在床上,你在煮药,那没事干哪,病人脚弯在那边对不对?很痛啊,你下针呢,针那个阑尾点。针一下去痛就没有了,哦,那脚就可以伸直了。哦,那你不要晚上没事嘛继续痛在那边,对不对。我们不知道针灸穴道也就罢了,知道就要帮他下个针。哦,然后再吃药,那吃药以后这个痛完全没有了,哦,那脚可以伸直了,小便变成淡黄了,就可以......就可以停药了。就可以停药了。

  造成盲肠炎的原因呢,哦,盲肠炎的原因。吃东西太快。哦,那很多的,那比如那个......吃那个螃蟹很多的壳甲壳类哦,没有消化,或者吃西瓜吃太多西瓜的籽没有扔进去......也一起吞下去,哦,还有这个......这个......这个食物的残渣,哦,都是壳类的、或者是种子类的,哦,容易掉在里面。所以吃东西要慢一点哦不要太急。

  哦,像......大黄是攻坚的,大家都知道的了吧。好,牡丹皮呢?丹皮呢,是消瘀,哦,所以有瘀血,活血化瘀的时候我们都会用,哦,丹皮,还有去炎热,肠子的热的时候我们会用丹皮。

  桃仁呢,完全是破血用的,哦,破血用的。那这个胀痛嘛。,

  那冬瓜仁呢,在经方里面,我们在前面千金苇茎汤里面介绍冬瓜仁的时候,可以增润这个肺的津液,哦,蒸润肺的津液,用冬瓜仁,它是仁剂,哦,因为肺跟大肠是表里。

  在攻坚的时候,大家看,这个处方里面没有放甘草的,哦,没有放甘草。那你如果说你加了枳实跟芒硝,这就不对症的。为什么?我们希望药力呢直接进入阑尾,你如果加了枳实和芒硝,那枳实和厚朴,那小肠、大肠会变成了宽肠,它自代谢会没有,这自谢没有了之后,它变成说大黄牡丹皮呢,大黄跟芒硝变成小承气和大承气。小承气跟大承气在用的时候,把肠子清掉了,阑尾炎呢还在这边。所以我们不用枳实也不用厚朴,就是希望药力能够直接透到阑尾上边去,哦,那临床上碰过很多,哦,同时你下针阑尾穴,针下去之后在病床上就好了,哦,你这边再煮药给他吃。

  连建伟:

  本条是讲以湿热瘀血为主的肠痈的辨证和治法。这是急腹证,急性阑尾炎。​“肠痈者,少腹肿痞”,正因为痈在腹中,在肠,气血凝滞,所以“少腹肿痞”​。这个“痞”,是痞硬,少腹部肿而且按上去还硬硬的。拒按,所以说“按之即痛如淋”,按上去很痛,好像是淋病,就是泌尿系的结石、感染,少腹部位也会痛,也会拒按。少腹部位又肿,又硬,按之即痛,跟淋病差不多。但下面一句“小便自调”,就说明并不是淋病。如果淋病的话会小便不利,或者干脆尿不出来,而现在小便是正常的,说明不是淋病。这四个字就跟淋病作出了鉴别诊断,所以我国古代早就在搞鉴别诊断了。​“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为什么会发热、汗出、恶寒?主要因为肠内长痈,造成气血不通,营卫不和,所以产生了发热、汗出、恶寒。这不是表证,而是由于得了内痈以后,气血不通,营卫不和所致。​“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迟紧有力,主要是由于有瘀血在体内,所以脉来不流畅,见到迟而紧的脉象。湿热和瘀血在体内,还未化脓,所以说“可下之”​。​“当有血”,攻下之后大便里可能会有血。但如果“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如果脉洪大又数,说明热毒到一定的程度,使得脓已成,所以脉洪数就不能予以攻下。最后“大黄牡丹汤主之”这七个字,应该放到“脓未成,可下之”之后。因为大黄牡丹汤就是攻下的,是化瘀血、祛湿热的。肠痈是由于饮食不洁,湿热瘀血壅结在肠中,经脉不通所致,所以要攻下、活血。大黄牡丹汤这一处方我们结合治肺痈的苇茎汤来作对比。苇茎汤用了苇茎、桃仁、冬瓜子,还有薏苡仁,治疗内痈所共有的有桃仁和冬瓜子这两味药。桃仁是活血化瘀的,冬瓜子是袪湿热的,说明湿热瘀血停留在体内产生内痈,所以用这两味药,是治疗内痈所共有的,不管肠痈也好,肺痈也好。肺痈病位在肺,所以要用苇茎,苇茎入肺经清肺热,现在一般用芦根。而肠痈病位在肠,所以要用大黄、芒硝来攻下。肠痈是肠内有瘀血,所以再加牡丹皮化瘀。大黄入血分,不仅是攻下,也能祛瘀血,也能祛湿热;芒硝软坚散结,因为“少腹肿痞”​。要把这个肿硬的块消掉,软坚散结。所以这一方剂通过祛湿热,活血化瘀,攻下,大便通畅以后,湿热瘀血从大便排出去,肠痈就不痛了。后世的临床经验证实,对于肠痈的治疗,不论是脓未成或是脓已成,只要是属于湿热瘀血的都可以用,但脓已成的要时刻注意其病变。所以在大黄牡丹汤的方后,讲到“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实际上有脓也可以用。若有脓,在这处方里可以加排脓的药,如薏仁或者桔梗、败酱草等都可以加上去。无脓,服药以后有活血破瘀的作用,所以“当下血”​。通过攻下,能使肠痈消散。应该说在一千八百年来的临床上治疗肠痈一直都用这个方,但要考虑是湿热瘀血所致者,往往舌苔黄腻,腹痛拒按。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疮痈”,指一切的疮疡,属外科疾病。身上长疮,会肿,会烂,就叫疮疡。《说文》:“痈,肿也”,局部会肿起来。​《金匮》第十七篇以前讲的都是内科疾病...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