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汉。太阳病。麻黄汤方(高烧无汗关节酸痛的感冒;又叫还魂汤) [原文]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麻黄汤方(高烧无汗关节酸痛的感冒;又叫还魂汤)
[原文]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
[相关条文]
【3.18】伤寒传经在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躁,宜麻黄汤。
【7.4】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7.5】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7.6】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7.15】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7.20】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7.21】脉浮而紧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7.24】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9.55】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涕,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9.59】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14.15】咳而气逆,喉中作水鸡声者,射干麻黄汤主之。
汉方应用】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发烧,腰痛,关节痛,流感,支气管哮喘,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疹,夜尿症。使用注意:身体虚弱之人不能用。
倪海厦版
处方内容是
麻黄5克 桂枝10克 杏仁5克 炙甘草10克,
每付药加入三碗水然后用大火煮成一碗,空腹时服用,
这个处方是专门治疗一种特殊的感冒,主要症状是非常怕冷,身体关节疼痛,发烧,没有汗,这个感冒症状多发生于冬天寒冷时,但是也有时会发生在夏天,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只要出现这个症状就可以使用它,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心脏病的记录,就不可以服用它,其它的都可以服用。
有心脏记录的,郭生白先生的经验是 用西洋参代替麻黄
附:郭生白先生讲课记录
你别怕那个麻黄汤,我下头就要说,方剂是要有变化的,你可以少用麻黄,你千万不要用42克麻黄,我说你用麻黄最多,你要是开头用,要对它有一个认识过程,10克做两次吃,能出汗就好病。咱们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的地学问。我要是用麻黄,我用100克也没事,那我就不实在了。我今天告诉你,你用10克分两次吃,一次的量是5克,能出汗它就好病,明白不?不要去追求那一个,你追求不得。
我听说有人附子用100克或者50克,我说我不愿意评价这个,做人不实在,做学问也不实在。用的着吗?用10克,最多15克附子,问题解决了,干嘛那么一斤一斤的用啊?这叫哗众取宠,这就是打广告,有用吗?我看着你吃100克附子,你要不死才怪呢。对于他用量的问题,你也不要介意吧,你也可以少用,他汉代张仲景用多少,不是你就非用多少。你要知道大匠诲人以规矩,他教给我们的是规矩,记住是规矩。比方说我们故宫,谁建的,这个图纸是谁画的,谁建设的这个东西,我不知道是谁,好象有人说是姓雷的,叫雷什么,世代叫匠作,世代做这个工程师。谁教给他做这个故宫,他师傅没教给他,他师傅教给的是什么,一个墨斗,一个直线,一个弯尺,一个画圆的,就学会了这么三样东西。一个工程,做一百个变化,一千个变化,尽在其中。所以今天我们要学的,我们要看到的是规矩,不是一个模子。刚才我给那一位朋友说麻黄你也可以少用,不要用42克,这其中任何一个都是一样。你可以量人用药。量人是量病和量人体,个大的强壮的用药要多,少了不行;廋小体弱的用量要少,多了不好。不行是什么?治不了病,不好是什么?治了病了感觉不舒服。大家谁有问题?
学生:有些人在感冒以后会喘,会咳嗽,这种情况怎么判断是肺炎还是一般的咳嗽?
郭老:你这感冒了以后,退了烧了,是吧?有咳嗽,你这也是排异的时候没排好。或者没达到排出异物,或者说不彻底。出了一点汗退了烧了,你就没汗了。你留下的是什么?在肺里留下了一些东西没排出来。到你发烧的时候,排异最好的过程过去了,你失去了,你再想排出来排不出来了。留下了在肺里,咳嗽,老有分泌物,哗哗吐痰。多么明白啊这些事。我就在这个上面听糊涂话年头还少啊?不少啦,今天你就明白了,就是排异没排彻底留下的。怎么办?一个是治肺炎的麻杏石甘汤,麻黄不要多用,但你必须掌握一个标准,有时候没有汗,因为这个没有恶寒了,给麻杏石甘汤,麻黄不要超过10克。杏仁20克,石膏30-50克,甘草十几克,一副好不了,再吃一副。也许两副,也许三副,也许一副,好了就完了。如果说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不要吃麻杏石甘汤,把麻黄换了,换成12克西洋参,效果比麻黄还好。听明白了没有?我说的都是百发百中的,绝不含糊。
编者按:
麻杏石甘汤,可用于肺炎。
症状是咳喘,汗出而渴,无大热。
郭生白治疗此证处方如下:
麻黄10克、杏仁20克(炒打)、生石膏40克、甘草13克、金银花20克、连翘30克
中药先用温水浸泡1小时,小火煎两次,每次30分钟,两次煎好药液倒出混合。
(成人两次分服,少儿酌减)
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心脏病”这类基础性疾病,可以用西洋参代替麻黄。
[方义]
此散寒发汗,辛温解表之重剂。
[主治]
伤寒,太阳病,头项强痛,或身疼腰痛,或骨节痛,或单恶寒,或寒热并见,脉浮而紧,气喘无汗。但必须具有不喜冷性饮食,或不欲饮水,舌苔淡白而薄,或无苔而润,小便清白等。
[药品]
麻黄一至三钱 桂枝一钱至:二钱半 甘草一钱 杏仁一钱至二钱半
[煎服法]
水一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覆被取汁。
按:旧日先煎麻黄去上沫的煎法,我试验去不去沫,在疗效上没有什么差别,故改之。
[用药大意]
麻桂以散风寒;杏仁以利肺气,并助麻黄以定喘;甘草和中以助汗源。并调和诸药。
[禁忌证]
(1)阴虚或有内热者,如口渴喜冷性饮食者,咽喉干燥者,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均不可服。
(2)虚而兼寒者,如身重、心悸、脉微者,尺中迟者,有汗或多汗者,素有寒者,均不可服。
按:以上各种病证,都指麻黄证兼见之证而言,深恐误发其汗,亡其津液,或热邪益甚。或亡阳厥逆,酿成种种事故.
[类似方剂参考]
(1)桂枝汤:此治太阳病有汗之方。
(2)麻杏甘石汤:此辛凉解表之方。
(3)大青龙汤:此治表寒兼有内热之方。
防己黄芪汤。。仲景之湿病。防己黄芪汤方(帮助减肥;小肚子凸起的将军肚)[原文] 防己一两 甘草五钱(炙)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仲景之寒病。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方(肝著汤;两腋疼痛,不能转侧身,肝经络过之处)[原文]柴胡四两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半夏二两
大青龙汤。汉。太阳病。大青龙汤方(表寒里热,禽流感、新冠肺炎高烧、夏天发作的哮喘等;会有高热,麻杏石甘汤无高热,可区别;一服发汗后,复发烧者,千万不可再服,会造成汗流不止,郝万山讲过的案例。急性肾炎可用此方)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汉。太阳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倪海厦用此方治疗百日咳;感冒同时伴有咳嗽和气喘)
桂枝甘草汤。汉。太阳病。桂枝甘草汤方(治疗心下动悸;加肉桂三者等比例可治低血压) 王三虎:低血压3味药。咽喉痛3味药。 我的启蒙老师得了低血压病,眩晕数日,闭目尚可,睁眼则剧。 我说:“有人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用桂枝甘草汤治疗低血压。” “他认为低血压是心肾阳虚,所以用桂枝甘草汤补心阳,加肉桂补肾阳,3味药,每天各10克冲服。” 炙甘草、桂枝、肉桂各10克,泡水喝,每天晚上我给他拿血压计量,每天升高 10mmHg,一直恢复到正常。 我们师徒两人用这个方子在我们合阳、韩城一带治好的低血压病人不下三四十个。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汉。太阳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南阳林山用此方治疗大肠息肉、乳糜尿、子宫肌瘤等;又名苓甘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