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朗读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虚胀,肠子里有很多气体,敲着咚咚响,有鼓音;病人平日腹胀放屁较多;吃过饭就肚子胀,下午比上午胀的厉害)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原文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虚胀,肠子里有很多气体,敲着咚咚响,有鼓音;病人平日腹胀放屁较多;吃过饭就肚子胀,下午比上午胀的厉害)

  [原文]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一两

  [用法]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相关条文]

  【7.37】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汉方应用】肠胃粘膜炎。

  [方义]

  此系消胀散寒、降逆补虚,治脾胃虚寒腹胀之方。

  [主治]

  伤寒发汗后,表证已解。脾胃之阳气被伤,气滞不通,形成腹部胀满之证。但必须具有喜按、喜温,或兼痰涎,或兼呕逆,脉象虚弱等。

  [药品]

  厚朴一钱至二钱半 生姜一至二钱 半夏一至二钱 炙甘草一钱至一钱半 人参一至二钱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或另煎人参兑服也可。

  [用药大意]

  厚朴消胀,生姜散寒,半夏降逆止呕,炙草、人参补虚。

  按:厚朴同人参治虚胀最效。

  [禁忌证]

  腹胀拒按、脉有力者忌之,此系实证,宜泻不宜补。喜冷者也忌之,此系热证,一宜凉不宜温。

  [类似方剂参考]

  (1)小承气汤:此治汗后腹胀拒按的实热证之方。

  (2)理中汤:此治太阴病腹胀满兼吐泻的虚寒证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发汗后,腹胀满者,本汤主之。(66)翰卿按:这种胀满,脉必无力,腹部绝无拒按。实践证明,厚朴人参并用治虚胀最效。

  2.治后腹胀。(《伤寒尚论》)

  3.治胃虚呕逆,痞满不食。(《张氏医通》)4.噫气吞酸,心下坚满膨胀,皆慢性胃炎及胃扩张之证。(《伤寒论今释》)

太阳病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朗读
()

猜你喜欢

[原文]栀子十六枚(擘) 黄芩三两 半夏半斤 甘草二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纳三味,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
[原文]地黄半斤 黄柏六两 黄连三两 半夏一升(洗)[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原文]竹叶一把 石膏半斤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方(宋版称之为四逆散,可用来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肝脓疡)
()
大青龙汤方(表寒里热,禽流感、新冠肺炎高烧、夏天发作的哮喘等;会有高热,麻杏石甘汤无高热,可区别;一服发汗后,复发烧者,千万不可再服,会造成汗流不止,郝万山讲过的案例。急性肾炎可用此方)
()
 桂枝去芍药汤方(即桂枝汤原方去芍药)治腹挛急的芍药,故治桂枝汤证腹不挛急而虚弱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