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黑散。汉。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侯氏黑散方: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川芎三分,桂枝三分。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自能助药力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侯氏黑散方: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川芎三分,桂枝三分。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自能助药力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方解】
胡希恕注:本方外散风邪,同时配伍人参、干姜、川芎温中补虚、补血,临床可用于中风后遗症属虚证者。方后冷食热食之说,为臆断。
冯世纶解读:本方以黄芩、桔梗、菊花、牡蛎清半表半里上热,以干姜、川芎、当归温下寒养血,以桂枝、防风引邪外出;复以人参、白术、茯苓、细辛、矾石温里祛饮,符合治半表半里阴证见血虚水盛、上热下寒者。
冯世纶解读:很多注家均疑本方为宋人所附,丹波元简谓:“此方主疗文法,与前后诸条异,先揭方名,而后治云云者,全似后世经方之例,故程氏、尤氏、金鉴并云宋人所附。然《巢源》寒食散发候云:仲景有侯氏黑散,《外台》风癫门载本方引《古今录验》,无桔梗有钟乳、矾石,乃知本方隋唐之人以为仲景方。”此说对考证本方有一定参考价值。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血虚水盛、四肢沉重、上热下寒者。
相关医案
中风
孙xx,男,70岁,通渭县人。1950年4月6日初诊。患者于晨起时发现左半身瘫痪,但语言仍清晰,神志清楚,伴有发热恶寒。舌红苔薄白,脉浮。
辨证为半身不遂的中风证。先以小续命汤解其外候,而后用本方治疗:
菊花120克白术30克防风30克桔梗24克黄芩15克细辛9克干姜9克党参9克茯苓9克当归9克川芎9克生牡蛎9克矾石9克桂枝9克。
共为细末,每服3克,开水冲服,每日2次。开始服药20天,吃热食;中间20天,吃温食;后20天,吃冷食。共60天为1个疗程,禁食鱼、肉、大蒜。
患者服药期间,经常观察,自感上、下肢渐有力;但服至50天后,腹满纳减;服至60天,停药后,腹满又消失,食欲好转,上、下肢能自动活动,不需人搀扶而能步行。
(权依经:《古方新用》甘肃人民出版社第1版1981年2月)
两腿疼痛
赵xX,男,58岁,农民,患者虽为农民,但因会杀猪宰羊,平常喜食肥甘厚味,其身形胖大,腿粗腰圆,肌肉丰满,素无他疾。
近日两腿疼痛而来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血压220/140mmHg( 29.33/18.66KPa),即住院治疗,给予西药降压,并配服侯氏黑散汤剂,·55·每日1剂。服药4剂后,血压降至170/120mmHg(22.66/16KPa)。后因故停服中药1周,仅以西药治疗,血压则不再下降。又加服侯氏黑散4剂,血压则又再度降至150/110mmHg( 20/14.67KPa)。后又停用中药,尽管使用各种西药降压,则血压一直停留在此水平,不再下降。又复以侯氏黑散治疗,继续下降至140/110mmHg(18.66/14.66KPa),其两腿疼痛在住院期间随着血压的降低而逐渐减轻。出院时,两腿基本不痛。出院回家后,又将侯氏黑散制成散剂继服,每日12克,血压一直稳定在140/110mmHg(18.66/14.66KPa)。随访5个月来再未复发。
(赵明锐:《经方发挥》山西人民出版社第1版1982年9月)
四肢沉重
赵Xx,男,54岁,农民。1978年8月24日诊:平素嗜酒,患高血压已久,近半年来手足倦息沉重,以两腿为尤甚。自觉心窝部发冷,曾在当地服中西药未能见效。脉虚数,苔白,血压160/120mmHg(21.33/16KPa),以散剂缓图。
方用:杭菊花120克炒白术30克防风30克桔梗15克黄芩15克北细辛3克干姜9克党参9克茯苓9克当归9克 川芎5克牡蛎15克矾石3克桂枝9克。上药研成细末,和匀,每日2次,每次服3克,用温开水或温黄酒吞送。患者于1个月后再来,自诉心窝发冷大为好转,手足有力,能行走来城里。经当地医生量血压两次均不高。要求再配1剂续服。(何任医案)
本篇论述中风和历节两种疾病。历节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为什么叫历节呢?因为这种病往往出现疼痛遍历全身关节的症状。古人认...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本篇论述中风和历节两种疾病。历节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为什么叫历节呢?因为这种病往往出现疼痛遍历全身关节的症状。古人认
下瘀血汤。汉。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下瘀血汤方(南阳林山注:脑溢血可用此方)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枚 䗪虫二十枚(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丸,以酒一升,水一升,煮取八合,顿服之,血下如豚肝愈。
柴胡桂枝汤。汉。少阳病。柴胡桂枝汤方(乳腺小叶增生;乳癌+牡蛎;)[原文]桂枝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柴胡四两 半夏二合半 人参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理中汤。。仲景之湿病。理中汤方(脾胃寒湿,腹泻;又名人参汤) [原文]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炙)
防己黄芪汤。。仲景之湿病。防己黄芪汤方(帮助减肥;小肚子凸起的将军肚)[原文] 防己一两 甘草五钱(炙)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
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仲景之伤燥。[原文]竹叶一把 石膏半斤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仁白蜜煎。。仲景之伤燥。[原文]麻仁一升 白蜜六合 [用法]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麻仁,取一升五合,去滓,纳蜜,微沸,和合,令小冷,顿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