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越婢加术汤

越婢加术汤朗读
越婢加术汤方(可用来治疗慢性肾炎,与防己茯苓汤合用,可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膝关节积液+炮附子;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原文]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白术四两

越婢加术汤原文

越婢加术汤方(可用来治疗慢性肾炎,与防己茯苓汤合用,可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膝关节积液+炮附子;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原文]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白术四两

[用法]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方解】
胡希恕注:本方是由越婢汤加白术而成。白术性苦温利湿,主风寒湿痹,故本方治越婢汤证而小便不利或湿痹疼痛者。恶风加附子,当是陷于阴证。
【参考处方】
麻黄18克,生石膏45克,生姜15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白术18克。上6味,以冷水600mL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mL,温服,再续水煎一次温服。
【歌诀】
越婢加术治里水,一身面目尽水饮,小便不利湿痹痛,发汗利水肿自诊。
【讨论归经】
本方证当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
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越婢汤证见小便不利或湿痹疼痛者。实践证明,本方所主水肿证,亦以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为多见。临床所见,​“一身面目黄肿”很似“肾炎面容”​,每一望见此黄肿,再细辨有越婢加术汤证,用之多取良效,不但使水肿和腹水消退,而且也使肾功能好转、恢复。如治验:

【汉方应用】脚部严重浮肿、小便不利、口渴、水分代谢不调而致皮肤分泌物过多患者的下列诸症: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肾脏病,皮肤湿疹,夜尿,脚气,急性结膜炎。

  甘草麻黄(汤<金匮》)用发汗,皮中有水上身干,自汗喘急非虚肿,越婢加术(汤)可同看。

  【方证指要]以喘息,息迫,身肿,少汗为主证。其脉左浮紧,右较缓。此方证,每自腰以上肿胀。而上攻面目,多自汗,亦有无汗者,用越婢加术汤,有同效。

  【诸家经验]吉益猷氏曰:凡防己所主者为虚肿,自下而起;麻黄所主者为实肿,自上而起。《千金翼》主风湿水疾,身体面目肿,不仁而重,皮水用之良。​《和剂局方》三拗汤于本方加杏仁,治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卷,咳嗽多痰,胸满气短。​《济生方》有人患气促,积久不瘥,逐成水肿,服之有效。但此药发表,老人、虚人不可轻用,更宜详审。​​《金鉴》皮水,表虚有汗者,防己茯苓汤,固所宜也。若表实无汗,有热者,则当用越婢加术汤;无热者,则当用甘草麻黄汤,发其汗,使水外从皮去也。​《秘传经验方》走马通圣散(即本方),治诸风湿,及伤风头痛,并治疗一切肿毒,风痹不仁,本方炒微黄,碾为细末,每服三钱,用水一盅半,锅内滚一大沸,温服,盖被取汗为度。

  【凭证用方]流感性浮肿,轻症风湿痛,伤风咳喘,在腰以上浮肿而及颜面者。

  【典型医案]​

  例1,宋某,男,19岁,1966年3月18日初诊。半月来发热,服阿司匹林热不退,渐出现眼睑浮肿,经某医院检查尿蛋白(++++),红细胞满视野,管型2~4个/mL,嘱住院治疗。因无钱,经人介绍而来门诊治疗。症见:头面及四肢浮肿,头痛发热38~38.5℃,小便少,甚则一日一行,苔白腻,脉沉滑。此属外邪里饮,治以解表利水,与越婢加术汤:麻黄12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苍术12克。结果:上药服两剂后,浮肿大减,尿量增多,3剂后肿全消,6剂后尿蛋白减为(+)。因出现腰痛,合服柴胡桂枝干姜汤,不及1个月,尿蛋白即转为阴性。休息1个月即参加工作。1966年12月6日复查尿常规全部正常。

  例2,于某,男,7岁。2009年6月7日初诊:患儿于2008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当地医院诊断为“胃肠炎”​,经治疗好转。随后出现膝痛,同时双下肢出现紫癜,当地医院化验尿蛋白(++),尿潜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经抗过敏、抗炎治疗半年余,无好转。诊见:​“满月脸”​,精神疲惫,双下肢紫癜,咽痛,口干,便秘。舌质淡,舌苔腻,脉沉。辨六经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属越婢加术汤合赤小豆当归散加白茅根方证。处方:麻黄10克,苍术18克,炙甘草6克,白茅根12克,赤小豆15克,当归6克,生石膏4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2009年9月17日五诊:患儿无不适,近1周2次化验均为尿蛋白(-),尿潜血(-)。嘱用白茅根、芦根适量泡水代茶饮1月,停药。半年后随访,患儿体健。

  例3《方函口诀》:往年,治一男子,六十余岁,患上证(即皮水本方证也),余一诊,即投甘草麻黄汤,服之一夜,汗出烦闷而死。余当冠弱,方药未妥,逮读《济生》​,乃大悔昨非。

  例4浅田宗伯医案:御广式添番森村金之丞,患久年哮喘,感触风寒则必发作,不能动摇。余谕之曰:积年之沉疴,非一朝药石所能除,但可先驱其风寒,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及小青龙汤发表之。表证解,则与麻黄甘草汤服之。二三贴,喘息忽平,行动复常,得以出事。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本篇论述中风和历节两种疾病。历节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为什么叫历节呢?因为这种病往往出现疼痛遍历全身关节的症状。古人认...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朗读
()

猜你喜欢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原文]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一两(炙)  [用法]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柴胡桂枝汤方(乳腺小叶增生;乳癌+牡蛎;)[原文]桂枝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柴胡四两 半夏二合半 人参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
白术茯苓厚朴汤方(脾脏有湿,腹部胀满)[原文]白术三两 茯苓四两 厚朴二两 (炙去皮)
()
麻黄茯苓汤方(寒湿在肌肉,黄肿)[原文]麻黄二两(去节)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防己 赤小豆一升
()
[原文]栀子十四枚(擘) 连翘二两  甘草二两  栝蒌根四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