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痛丸。汉。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桂本原文] 附子三两 狼毒四两 巴豆一两 (去皮心熬研如脂) 人参一两 干姜一两 吴茱萸一两 【注】宋本无狼毒四两,有生狼牙(炙香)一两。
九痛丸方
[原文]
附子三两 狼毒四两 巴豆一两 (去皮心熬研如脂) 人参一两 干姜一两 吴茱萸一两
[用法]
上六味,末之,蜜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服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冷气上冲,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注】宋本无狼毒四两,有生狼牙(炙香)一两。
【方解】
胡希恕注:本方为温下之方,阴寒而属里实者,可参考使用。
冯世纶解读:狼牙一味药,在仲景书出现两处,除本方证外,尚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1条狼牙洗方证。狼牙即狼牙草,《神农本草经》谓:“狼牙,味苦寒,治邪气、热气、疥瘙,恶疡、疮痔,去白虫。”可见为收敛消炎药而有治疮疡及杀虫等作用。后世本草书无明确记载,有人谓是狼毒,有报道谓仙鹤草,尚未取得共识。不过从方剂的主要组成来看,本方主用巴豆、附子、干姜、吴茱萸等,明显属于温下寒实之剂。
冯世纶《经方六经类方证》: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本方适宜里虚寒大便硬结者。本方可见于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体虚便秘,亦宜用于小儿便秘,
[相关条文]
【15.29】胸痹,心下痛,或有恶血积冷者,九痛丸主之。
典型医案
胃脘痛
戴xx,女,42岁。胃脘痛已10多年,每于秋冬风寒之际加剧,.150.近日来又发作,坐卧不安,面色苍白无华,不欲进食,但食后疼缓,时时泛酸,畏寒肢冷,形体消瘦,小便清长,大便色黑而秘结,三四日一解,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无力。大便检查隐血阳性。此系阴寒痼冷积于中焦,脾胃失和。治宜温通散寒,健脾止痛。令痛甚时随服九痛丸1丸(约0.5克)。服后10多分钟即慢慢缓解。当天计服15丸,次日痛大减,但时有隐隐然感觉。改为每日服3次,每次1丸。共服100丸,痼痛除,大便检查隐血阴性,随访10年,未见复发。(袁呈云医案,录自《浙江中医杂志》2 : 58,1984)
便秘‘
孙溥泉医案:孙某,男,3岁。经常三四天不大便,排出困难,欲便不能时,患儿急躁,头汗出,蹦跳哭闹不止。1971年秋,先服少量牛黄解毒丸,能通一次干屎,但不服药仍三四日不大便。据《伤寒论》蜜煎导法,作蜜挺大如指长2寸许,当温时,纳谷道中。5分钟后,放屁不断,然后大便小半碗,用此方后,大便半月未干。又大便干时,复用蜜煎导法,其3次而愈。
胸痹就是胸疼,痹就是疼,痹痛,比如关节风寒湿痹,都说的是疼。胸疼拿现在的病名包括很多了,像胸膜炎、肋骨神经疼都属于这一类。(胸痹也可能与心脏有关)。 有时候心脏疼,古...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胸痹就是胸疼,痹就是疼,痹痛,比如关节风寒湿痹,都说的是疼。胸疼拿现在的病名包括很多了,像胸膜炎、肋骨神经疼都属于这一类。(胸痹也可能与心脏有关)。 有时候心脏疼,古
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仲景之伤燥。[原文]竹叶一把 石膏半斤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仲景之伤燥。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方(肝脏津液不足,太干燥;又名黄芩牡丹皮瓜蒌半夏枳实汤)]
小柴胡汤。汉。少阳病。小柴胡汤方(肝炎、淋巴肿块、结节、乳癌、伤科均可用它加减,女子经期感冒;女子经期感冒一律用小柴胡汤;可用来治疗脑部积水,要用生半夏;恶心反胃,反复发烧;呕吐又发烧;感冒刚好又发烧,感冒反复发烧;产后抑郁症基础方;乳房肿块+牡蛎)
桂枝加葛根汤。。仲景之寒病。桂枝加葛根汤方(倪海厦常用来治疗学生跑操汗出后的感冒,也治面瘫嘴歪眼斜;急性扁桃体炎+连翘金银花浮萍蝉蜕,少商、商阳放血,扁桃体点刺放血,针刺后溪+照海;颈椎病;)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汉。太阳病。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倪海厦用此方治疗百日咳;感冒同时伴有咳嗽和气喘) [原文]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用法]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桂枝加附子汤。汉。太阳病。桂枝加附子汤方(发汗太过淋沥不止时用来止汗) [原文]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