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最早出处:东汉《金匮要略》 使用历史:1800年 主要成分: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整体药性:热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典型征象:肥胖,怕冷,夜尿多
最早出处:东汉《金匮要略》
使用历史:1800年
主要成分: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整体药性:热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典型征象:肥胖,怕冷,夜尿多
【处方与剂量】
地黄2.4g 山药0.6g 山萸肉(酒制)0.6g 茯苓1.7g 牡丹皮0.6g 泽泻0.6g 桂枝0.6g 附子(炙)0.1g 牛膝(去头)0.6g 车前子(盐制)0.6g(每日用量)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酸、微甘、苦。
【功能与主治】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其他剂型】
金匮肾气丸经常被人滥用,首先是因为“肾阳虚”这个词被用滥了,因为人们将中医的“肾虚”和性功能障碍画了等号,只要觉得性功能上力不从心,就开始求助于“肾气丸”,事实上,“肾气丸”真正适合治疗的是因为衰老导致的各种问题,包括代谢减缓的一组症状。
之所以不能把性功能和肾阳虚画等号,是因为现在很多性功能障碍的人根本没有肾阳虚的问题,特别是年轻人。真正因为未老先衰而雄风不振的人很少,相反,倒是肾阴虚,肝气郁导致的性功能障碍更多见一点。前者虽然也是肾虚,但是是“肾阴虚”,和“肾阳虚”正好相反,这一点一定要分清楚。
肾阳是功能,肾阴就是血、精、津之类有形的物质基础,阳是以阴为基础的。具体来说,肾阳是要储藏在肾阴里的,当肾阴或者是因为疾病,或者因为过劳被消耗了的时候,肾阳就无处寄藏而变得亢奋,显示出了一种虚性的繁荣,在中医里就叫“相火妄动”。它的典型表现不是性功能障碍,相反地却可以是性功能的亢奋,异常的强盛,但这不是好现象。此时,这个人显得很瘦,而且是干瘦干瘦的感觉,舌头很红,手脚心都是热的,晚上失眠,或者是即便睡了也会盗汗。这个时候就要赶快补肾了,而且不是补肾阳,而是补肾阴,把缺乏的肾阴补上去以便于和高出了的那块肾阳达到平衡,这样才能抑制住妄动的虚火,否则很快人就要从亢奋转为衰败,变成真的性功能障碍,彻底被这种虚火耗竭了。
在现代的临床中,因为肝气郁结导致的性功能问题确实远多于肾阳虚。也就是说,适合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性功能障碍的为数不多,而性功能障碍也远不是这一名方的主要适应证,它其实更适合治疗的是一组未老先衰的症状,而且不论男女,女性阳虚时同样需要肾气丸来补益。
起夜多了,鼻涕、哈喇子多了,说明你老了《金匮要略》里有多处“肾气丸主之”的文字,这些都是肾气丸可以治疗的问题:“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肾气丸主之”——涉及泌尿系统;“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涉及泌尿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涉及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治疗各种疾病的中成药大全。。。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具有性质稳定、疗效确切、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服用、携带、贮藏保管方便等特点。
大青龙汤中成药。。。桂黄清热颗粒 【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表,清热除烦。用于外感风寒,症见发热恶寒、寒热俱重、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风寒表实证兼有郁热者。
舒肝健胃丸。汉。太阴病。【功能与主治】 疏肝开郁,导滞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胸胁满闷,呕吐吞酸,腹胀便秘。 应用要点为:打嗝嗳气腹胀,生气加重。
半夏和胃颗粒。。。半夏和胃颗粒处方源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所载之“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从小柴胡汤变化而来,柴胡换黄连,生姜换干姜。此方既能健脾益气,又能泻肝胃痰热。这里的痰热,不能用清气化痰丸。 辩证要点:单纯热证,单纯寒证不能用。心窝子下面胀痛,胀痛,伴有上热下寒,舌质红,口唇红,舌苔黄腻,或是舌苔红。
小建中合剂。。。来源于小建中汤 应用指征同小建中汤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症候者。 辩证要点:体瘦,面白,提抗力差,腹痛,便秘,遗精,梦交,遗尿! 禁忌:舌红,舌苔黄,大便干燥,口臭,腹胀,腹痛,禁用,这是里实热证,小建中汤是里寒寒证,中焦虚
小青龙颗粒。。。【功能与主治】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有颗粒、合剂、胶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