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荆芥

荆芥朗读
203假苏【本经原文】味辛,温,无毒。治寒热,鼠,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甀血,除湿痹。生川泽。一名鼠蓂。又名荆芥。

荆芥详情

二○三、假苏

  【本经原文】味辛,温,无毒。治寒热,鼠,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甀血,除湿痹。生川泽。一名鼠蓂。又名荆芥。

  【产地】多生野地,处处有之,气味芳香,茎与叶皆入药。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荆芥为发表要药,功能祛风理血,发汗退热。主治寒热头疼诸风疮毒。亦为妇人胎前产后良剂。

  【藏器】去邪除劳渴,冷风出汗,煮汁服之,捣烂醋和,敷疔肿毒。

  【甄权】单用治恶风贼风,口面歪斜,遍身瘰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精,辟邪毒气,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助脾胃。

  【志良】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

  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

  【日华】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熟皆可食,并煎茶饮之,以豉汁煎服,治暴伤寒能发汗。

  【苏颂】治妇人血风,及疮疥为要药。

  【用量】普通八分至二钱。

  【禁忌】凡表虚有汗,血虚寒热,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均忌。

倪海厦讲荆芥

二○三、假苏

   【本经原文】味辛,温,无毒。治寒热,鼠,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生川泽。一名鼠蓂。又名荆芥。

  203,诸位看这个。本草经上面,写的是,假苏。原名是假苏,现在我们称为荆芥。那这个药呢,味道是辛辣,性温。味辛性温的药。那是发表的药。你如果说,走个地方,哎呀,

  老师,他这个麻黄也没有卖,桂枝也没有,那我们用什么办法发表?就要荆芥,荆芥可以发表。功能祛风理血,发汗退热。一般过去呢,除了内服以外,新鲜的荆芥,你把它捣烂,跟醋和在一起,涂在外伤的创口,脓疡,脓疮的创口,都可以。消毒,都可以。所以中药很好用,外敷,内服都可以。就象你说老师,我找不到这个假苏,看不到荆芥,哎,那边有菊花,菊花叶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啊,菊花叶你把它拿来,把它弄成生汁,外敷通通可以。所以我们有非常多的药可以使用。那这皮肤痒,皮肤病,疥癣,我们都可以使用,荆芥。一般来说,我前面跟诸位讲过,皮肤上有化脓的时候,不要用发表的药。没有化脓,一些疥疮啊,身上一些痒啊,都可以使用。所以诸位看这个,你看,这个【苏颂】,治妇人血风,及疥疮都可以使用荆芥。那一般来说,我们要知道这个药是发表的药,所以病人已经在盗汗,已经在虚汗的时候你不要再用发表的药再去给他。因为加重他发表,就是流汗的这个速度。

猜你喜欢

118阿胶【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
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单味药的分析
()
增补神农本草经不足部分10豆鼓呢是用黑大豆做出来的,又名为香鼓,就是我们一般吃的豆鼓
()
194防己【本经原文】味辛,平,无毒.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通腠理,利九窍。生川谷。一名解离。
()
58黄耆【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
增补神农本草经不足部分5这个第五个呢赤小豆,那赤小豆呢跟红豆长的很像,我们挑越紧小越小越细小的呢越好,味辛性平无毒,赤小豆呢主要是行水,散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