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小柴胡加银牛荆豆汤

小柴胡加银牛荆豆汤朗读
“小柴胡加银牛荆豆汤”,“银”是金银花,“牛”是牛蒡子,还有荆芥、豆豉,那么荆芥、豆豉就是治表的啊,他有表证,又有少阳,有时还有口渴,都有了,三阳合病多的很,但是不典型,怎么办?“虚人解表建其中”,有一份表证便解一份表,这个方子是比较固定的,很好用,加生石膏的机会很多,大家可以试用一下。

小柴胡加银牛荆豆汤原文

  柴胡12g 黄芩12g 半夏12g 党参10g

  炙甘草6g 金银花15g 牛蒡子15g 荆芥6g(小儿用荆芥穗3g)

  淡豆豉10g 鲜姜3片 小枣4枚

  一、小儿发热抽搐案

  我治过一个维族的小孩五六岁,他母亲说汉语说的非常好,在地税局上班,领着娃娃来看,孩子连头都抬不起来,趴到桌子上头抬不起来。

  我问:“怎么回事?”

  她说:“这个娃娃抽风,只要体温39.5℃就开始抽了,一翻白眼,一咬牙,我就害怕死了,我哭哪。结果一个月住一次院,(几个医院)都住过来了,从昌吉州住到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又住回来,又跑到这来,到晚上一看39.5℃,害怕了,就到了我院急诊科,急诊科头一句话是要求住院。我们刚出院,就这么个情况,怎么办?”

  那咋办,带着孩子到我这,我头一句话就是:“住院”。

  她说:“我们刚出院,能不能不住院?”

  我问:“手凉不凉?”

  她说:“凉。”

  四肢冷,厥逆,那就成了少阴病了,脉也微细,手脚也凉。我问:“抽风是啥样的?”

  她说:“39.5℃,一咬牙就翻白眼,我们就吓得没办法了,就到医院打吊针,住了5次院,我们刚出院,你给开个方吧!”

  我就开了这个小柴胡汤原方加银牛荆豆,还加了生石膏,用生石膏,我是下了决心,咬了牙给的。小孩脉微细,没有精神,也不吃,还恶心,坐在那趴到桌子上,头都抬不起来,面色还黄,我只给娃娃开两剂药,我说:“今天是礼拜六,我礼拜一有班,我给你开两剂药,你回去后,必须加四个小红枣和三片鲜姜”,用小枣,因为古代张仲景用的大枣实际上是小枣,那个时候没有嫁接,现在嫁接出来的叫大枣。张仲景书上写的“大枣”,这个“大枣”就是好枣,因为古代的枣非常杂,我说只能煮20分钟,石膏加了要同煎,我说用半剂的量,这个量小。量有时候很难开,一岁怎么办?三岁怎么办?这个份量到底怎么办?都是问题,干脆,一般我就开原方成人用量的一半量,煮18分钟左右,凉一点给喝,不能热,因为一热这个药有个味道,把娃娃一熏就吐了,凉了就不容易吐,这就喝下去了,喝药的时候还不能给水,你给了水,水喝完了,药还在,我们就给个棒棒糖,喝一点药,吃一口棒棒糖。

  稠的不能喝,这个方子下面沉淀的不能喝,因为过去的石膏是像麦粒、葵花籽一样的,那个煮了还好,现在的石膏跟面粉一样,煮了以后底下有沉淀,不能喝,喝了要拉肚。喝完药后一定要盖被,用桂枝汤法,我说你就找个板凳,坐在床跟前,看着他出汗,大概十几二十分钟,全身有点潮,漐漐有一点出汗,把被子掀开,烧就退了。

  到礼拜一来看病,好了,也没烧,也没抽风,怎么办?还是这个方,效不更方,这常见病、多发病啊,然后喝了以后,这事就没有了,就不存在了,很神奇,最后打个电话一问,说上学去了。

  二、老人发热不大便案

  最近这两天,我从新疆出来之前,又看了一个病人。1940年的人,84岁了,住在ICU,什么病都有,咱就不说了,他的儿子是我们内科系统心血管的大夫。

  他说:“陈老,您去看一下吧!”

  我说:“ICU的病是我看的吗?”

  他说:“去吧,去吧,没办法。”

  去了,发现患者没大便,好些日子没大便,做的彩超、拍了片子发现有燥屎,我去了以后,掐了攒竹穴没反应。

  我说:“这没反应啊!”

  他们说:“清醒,有意识。”

  不会张嘴,帮助一下嘴张开了,舌尖红,有一个典型的特点是舌头变小了,腹部像个船一样,像个盆一样,舌根部有点腻苔,不大便的问题,他们就给了一点大承气汤,给了一点,也没敢多给。

  最后,我又发现他发烧,我说:“发烧多长时间啊?”

  “半个月都有了,白肺了以后就开始发热,住院,好了一些,到今天还有37.6-37.8℃,每天下午发热。”

  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喂了一点流食,住在ICU,其他别的身体情况不说了,有体温,舌尖红,舌体变小,舌根有点黄腻,还大便不通畅,脉细无力。说起脉象这个问题,现在看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教材32个脉,频湖脉学28个脉,有相当一部分脉在临床根本见不到,有些脉象不说了,有些脉象在ICU,有些脉象在急诊科。来到我们门诊的杂病还能有多少脉象?但是他这个脉是脉细无力,还有一点咳嗽,阳过,咳嗽不利索,肺部有点阴影。

  通大便的事不考虑了,他们就着急这六七天不大便,大便就这一点点,不解决发热的问题怎么行?

  我给的小柴胡汤加银牛荆豆加生石膏,这个生石膏也是咬着牙给的,没有石膏证啊,因为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他没有石膏证。胡老说:“只要口唇干燥,或者口舌干燥,就可以加生石膏。”还有咳嗽,按照胡老的办法,加了杏仁、桔梗。处方是小柴胡加银牛荆豆汤加生石膏杏仁桔梗。戴医生中午下班回家就赶快煮了药,服药后当天晚上就没有发烧,体温正常,十几天没解决的发烧退了。

  后来,第二天又把第二剂吃了,我只开了两剂,大便也有了。《伤寒论》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小柴胡也通大便啊,因为虚人不大便,不是真正的阳实热,不是阳明腑实证,不是三急下,他是虚人,辨证不辨病,我就给小柴胡汤原方,姜枣必须用,柴胡12克就够了,如果是成人黄芩12克,原来胡老用10克,因为过去的黄芩用枯芩啊,是用下面的根,现在把上面的杆都切到里头了,这个黄芩必须用到12克,半夏12克,党参10g,炙甘草6g,姜、枣,生石膏按胡老的办法45-60克,现在打的粉碎,就得减点量,用生石膏30克加杏仁10克,桔梗15克,就这么个方,我从新疆出来时,病人不烧了,问题解决了。

陈雁黎

  陈雁黎是一位著名的经方家、临床家和教育家,他在中医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于1960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师从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

陈雁黎朗读
()

猜你喜欢

【男女一切头痛】 处方: 荆芥三钱     防风三钱     山栀子三钱     桔梗三钱     羌活三钱     川芎二钱     薄荷二钱     甘草二钱     胡连二钱     细辛钱半     水煎服。
()
治初起眼疼白珠红,后起云翳。没药三钱 血竭三钱 大黄三钱 朴硝二钱 石决明三钱,锻为末,分四副,早晚清茶调服。眼科外症,千古一方。
()
膈下逐瘀汤方 五灵脂二钱,炒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桃仁三钱,研泥 丹皮二钱 赤芍二钱 乌药二钱 元胡一钱 甘草三钱 香附钱半 红花三钱 枳壳钱半水煎服。 【方歌】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
此方治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等症,病久气虚,四肢抽搐,项背后反,两目天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皆效。
()
方一(无汗身疼者):栝楼40克,杏仁25克,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桔梗20克,知母30克,葛根40克,甘草15克。 方二(有汗身疼):栝楼40克,杏仁25克,知母30克,桔梗25克,半夏20克,生姜15克,甘草15克。
()
【小儿基础方】 葛根6g、板蓝根6g、山豆根6g、白茅根6g、芦根6g、藿香6g、红花3g、大黄3g。 【成人方】 葛根20g、板蓝根30g、山豆根6g、白茅根15g、芦根20g、藿香10g、红花12g、大黄6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