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小柴胡汤

曾荣修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小柴胡汤出于《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及《金匮》呕吐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小柴胡汤是为和解少阳而设之主方。少阳者,胆故口苦,咽干目眩也,口苦者,热蒸胆气上溢也,咽干者,热耗其津液也,目眩者热上蒸神经失调,头目不能持衡,此中风、伤寒邪传少阳之总纲,论中言少阳病。原文:伤寒五六日,中,往来寒热,胸脇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脇下痞硬,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因少阳脉循胸络于耳,邪至其经,故胸脇痛耳聋,少阳属半表半里,邪正相争,故寒热往来,胆热犯胃故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邪传少阳,汗、吐、下三法俱为所禁之法,故立小柴胡汤和解之。

【方药】柴胡25g 法夏10g 黄芩10g 人参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g

【方义】方中柴胡苦平,气质轻清,能疏解少阳郁滞,黄芩苦寒,清在里的郁热,柴芩合用能透达郁和解表里,生姜、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甘草益气调中,本方有疏利三焦,调和脾胃,宣通内外,畅达气机的作用,气机畅达,则邪从汗解,所谓“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临床中凡属以少阳病为主或有其他兼症,俱以此方加减治之,举案如下。
 

一、咳嗽

钟某某 女 38

1982 年 7 月 3 日,初诊,咳嗽二月余,现寒热往来,欲呕,咳嗽痰不爽,喉痒,怀孕二月,脉弦细,苔白。

【证属】少阳证兼咳嗽。

【治宜】和解少阳兼治咳嗽。

【方药】小柴胡汤去参、枣、生姜改炮姜6g 加五味子6g 瓜蒌15g。二付。

小柴胡方中有人参、大枣不宜于咳嗽去之(因滋补故不宜咳嗽)加炮姜五味子,因炮姜温肺,五味子收歛肺气,一温散一收歛,故咳嗽自止。

1982 年 7 月 8 日,二诊,欲呕及寒热往来、喉痒均愈,咳减无痰。原方二付。

1982 年 7 月 12 日,三诊,现夜间干咳,白天很少咳、稠痰,脇胀好转,原方二付。

曾某某 女 58

1990 年 2 月 21 日,初诊,患支气管炎,咳嗽,痰中夹血,胸脇胀满,耳闲,太阳穴痛,脉弦细,苔白。

【方药】小柴胡去参、枣、生姜加炮姜10g 五味6g 厚朴10g 云苓10g。二付。

本方去参、枣加炮姜、五味与上方之意相同,炮姜有止血作用故炮姜10g 胸脇胀及耳闲是少阳气机被塞加厚朴云苓则加强行气利水气止咳作用。

1990 年 2 月 24 日,二诊,痰中血止,诸症愈,仍咳、恶心,吐白沬痰,目前少阳症已全愈,余下咳嗽应属痰饮症之例,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

茯苓15g 桂枝10g 白术10g 甘草6g 炮姜10g 五味6g 杏仁10g 厚朴10g 法夏15g。二付。

二、中耳炎

杨某某 男 34 西藏军区招待所

1977 年 8 月 2 日,头痛、耳痛、耳鸣,流浓水,鼻阻有稠涕、牙痛。脉弦细,苔白。

【证属】少阳风邪兼阳明证。

【治宜】和解少阳兼清阳明经热。

【方药】小柴胡全方加白芷10g 升麻6g 瓜蒌12g 龙胆草10g 木通10g 泽泻10g。二付。

1977 年 8 月 4 日,牙痛愈,头痛减,耳流脓水减。原方二付。

至 1977 年 8 月 16 日,基本全愈,共服完 10 付,在来中医之前已经二月余,在西医处诊治不愈并且病情加重后,才求中医,此案有少阳、阳明两之病,又加之少阳表里证,少阳表证是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脇痞满,里证是口苦咽干目眩,但耳鸣及流浓水是胆经更兼湿热,故治疗上既要和解少阳,又要清热化湿,及兼治阳明的表里证,因病情比较复杂,要根据六经辨证,依理用药没有不愈之理。

三、睪丸炎

康某某 男 30

1977 年 8 月 9 日,睪丸、龟头、阴筋整个生殖器红肿而痛,流黄水,西药无效来诊。脉弦偏大,苔白。

【证属】少阳湿热。

【治宜】和解少阳,兼清利湿热。

【方药】小柴胡,原方加苍术10g 黄柏6g 龙胆草10g 木通10g 泽泻10g 车前草10g。二付。

1977 年 8 月 15 日,病情全面好转多半。原方二付。

问:这例睪丸炎为何用小柴汤加味治之。

答:小柴胡治少阳病的主方,少阳证络是循行人体的两侧,而且肝经绕阴器,少阳胆经与肝经互为表里,故人体的阴器就包括在少阳经病的范围之内,故仍以小柴胡汤为主加清利湿热之药治之,效如反掌。

另有同一病员,姓张某某 男 30 多岁,他的妻子是某医院药剂人员,姓杨某某,六十年代同下放到西昌盐中区卫生院,七十年代都调回成都,某日,某某因患睪丸炎不能下床,妻子杨某某又正好临产,我院护士黄某某受托带来一封信,请我给予处方,因黄的丈夫和张某某都在同一法院工作,见信后了解基本同上案相似,故处方后交黄某某抓药带回。事后黄告知全愈,表示感谢。

四、腮腺炎

蒋某某 男 6

1978 年 4 月 24 日,患腮腺炎数日,西药不效。双耳后至颔大疼痛。脉弦细,苔白。

【证属】少阳经化热蕴毒。

【治宜】和解少阳兼清热解毒。

【方药】小柴胡汤加青黛30g 升麻6g 瓜蒌12g。二付。

1978 年 4 月 27 日,全愈,要求巩固。原方一付。

此方因少阳经络,循行耳前耳后,故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主方,再因病毒侵袭加以升麻、青黛、瓜蒌均可以解病毒。

五、腰痛

陈某某 女 35 农民转为医院暂时工

1979 年 8 月 16 日,无故腰痛 10 余日,停经三月余。脉细弦,苔白。

【证属】少阳枢转不利。

【治宜】和解少阳。

【方药】小柴胡,原方加花粉12g 牡蛎30g。二付。

以后见面告知全愈。花粉即是瓜蒌根,凡根可以通经络,牡蛎可以散积气,少阳之经络不通有积气阻滞,少阳经加用此二药故速愈。
 

六、乳腺炎(乳痈)

李某某 女 25

1976 年 1 月 16 日,产后一月,左乳腺红肿疼痛,拳头大,触痛,脉细弦滑,苔白。

【证属】少阳枢转不利,热滞经络成痈。

【治宜】和少阳兼清热解毒。

【方药】小柴胡加升麻10g 瓜蒌20g 蒲公英15g。二付。

1976 年 1 月 18 日,乳肿消多半,痛减,恶露未净。原方加桃仁10g 红花5g。二付。

乳头属少阳,奶房属阳明,经络相通,故借少阳之枢转,将热借机输出,故速愈。恶露未净,必有瘀血,故,原方加桃仁、红花。

帅某某 女 25

1984 年 6 月 19 日,产后 20 余日,右乳汁不通畅故肘房肿痛,脉弦,苔白。

【证属】少阳经络阻滞。

【治宜】输转少阳兼通络。

【方药】小柴胡汤加升麻10g 瓜蒌15g 木通10g

1984 年 6 月 21 日,红肿消失,但乳汁不通畅,原方加王不留行12g。二付。
 

七、美尼尔氏综合症

曾某某 女 42 成都二通厂

1981 年 7 月 30 日,出诊,眩晕不能睁眼,天旋地转,呕吐更不能起床,西医来家打针吃药不效,诊断美尼尔氏综合症。目前仍眩晕、呕吐、口苦、寒热往来,尿灼热。脉沉弦右寸微滑。苔薄白。

【证属】少阳证兼百合病。

【治宜】输转少阳兼养肺阴。

【方药】小柴胡汤加百合20g 滑石20g。(即百合病之方。)二付。

1981 年 8 月 4 日,眩量、呕吐、寒热往来、口苦、溲已不灼热,诸症全愈,已起床,只是小便微黄,因病时间较长,故仍疲乏。原方去滑石。二付。

该病员主要有少阳证,其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喜呕诸症悉俱小柴胡汤是主方,兼俱百合病,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条文第八)百合病第一条,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识之疾,而身形如积,其脉微数,以上辨证明确,方药准确,故小柴汤合百合滑石汤合用,效果易如反掌。
 

八、寒热久恋兼肝区痛

吴某某 女 12 外地来蓉,内科孙医生亲戚

1971 年 8 月 24 日,寒热往来已三年有余,每日数次,肝区时痛时不痛,长期腹泻,每日四、五次。脉细弦无力,苔薄白。

【证属】少阳久恋兼肝虚。

【治宜】和解少阳兼补肝。

【方药】小柴胡汤合来复汤(枣皮12g 白芍12g 龙骨、牡蛎各15g )。张锡纯方肝虚同样有寒热往来,枣皮主治肝虚的寒热,故补肝兼和解少阳,效果满意。以后孙医生说孩子已痊愈,表示感谢。
 

九、甲亢

杨某某 女 61

1972 年 10 月 2 日,颈部肿大数月,西医诊断甲亢,小便失控,头眩、口苦、纳食无味。腹胀,疲倦乏力。脉弦细,苔白。

【证属】少阳枢转不利致肝脾不和。

【治宜】解少阳舒肝理脾。

【方药】小柴胡汤枳实10g 白芍10g 茵陈30g。三付。

1972 年 10 月 6 日,甲亢消失,其他症状也全消失,特来感谢致意。
 

十、眼皮跳

郭某某 女 30 药剂人员

1982 年 9 月 15 日,双眼皮跳数日,起初不以为然,不管它,但与日俱进,求治。

弦细脉,苔白。

【证属】肝胆风热上扰脾土。

【治宜】疏风清热。

【方药】小柴胡汤。原方一付愈。

本方为何能治眼皮跳,用中国中医的理论解说很容易理解,也准确不误:1)整体学说。2)脏象学说。3)五行学说,联系起来考虑,自然理法方药都明白了,以后又治愈多例,并有文章说明,西科学检测也说不清楚。2004 年 12 月 17 日,天府早报【中国成都】中国新闻 A.11 刊载,“眼皮跳”是疾病先兆一文,由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功能及微创神经外科主任陈国强博士指出:眼皮跳实际上是人体某种疾病的前兆……其他报纸也见到类似报导,以及美国加州中文报也有报导,在此不赘述。
 

十一、亿病

孟某某 女 40 马边县银行(暂住南大街青平巷 9 号)

1975 年 3 月 10 日,家属二人护送,揹入诊室即伏案不语。代述:眩晕一月余,诊断:亿病。当地专区医住院一月余,加重 18 天,有时痴笑、喜呕,脉弦细右寸弦数,苔白。

【证属】少阳风热兼肺热阴虚。

【治宜】和解少阳兼养肺阴清虚热。

【方药】小柴胡汤加百合知母汤【原文: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二付。

1975 年 3 月 12 日,基本全愈,但很疲乏,久病伤阴。原方二付巩固治疗。

1975 年 3 月 17 日,纳差,健胃合剂兼养胃阴。